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广告 > 失眠成常态,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时间

失眠成常态,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时间

发布时间:2023-3-31 17:03:37   点击数: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805/4925640.html

今天你熬夜了吗?

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年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微博有一个引起诸多讨论的话题——明明没事就是不想睡觉。

网友们激烈讨论,一会讲碎片化的信息太消耗时间,一会讲只有夜晚的时间独属于自己,舍不得睡,总结为两个原因就是焦虑和拖延。

因为焦虑,感觉白天的工作没有预想中的高效,所以想靠晚睡获得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效率;因为拖延,网络上的信息太多,刷着刷着就耽误了睡觉时间,还有对第二天生活的抗拒,想靠晚睡来延长今天的时间。

还有些人是因为工作加班的需求、身体的生理原因,无法早睡。

晚睡,已经成为都市职场人的常态。

晚睡的人群基数这么庞大,夜间经济也随着晚睡人群的需求发展起来了。

“夜间经济”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所发生的城市合法商业经营活动的总称,其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加上疫情的影响,消费行为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线上购物不受时间影响,疫情期间短视频与直播平台的勃发也为夜间的线上购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有数据统计,夜间购物线上渠道占比最多的是电商平台,占比为73.0%,其次是直播购物,占比为40.4%。

夜晚,是消费的新天地。

电商经济也抓住了机遇,从双11双12大促,到女神节、的各类抢购活动,抢购的时间都定在了零点。

何为抢购,在规定的时间内抢有限的商品才是抢购。优惠活动一般在零点开始,这下为了优惠,也不能早早睡觉了。

数据显示,80.4%网民表示会在双十一购物节熬夜抢购商品,19.6%网民则表示不会为了抢购商品而熬夜。

“半夜付尾款”已成为大多数电商平台双十一购物节的固定形式,不少消费者为了购物节的优惠只能熬夜等待结账。

不止是商品促销于零点开始,直播间的优惠规则更加苛刻。商品由主播一个一个介绍,优惠商品出现的时间不固定且数量较少,就算熬夜守在直播间,走神慢了一步就抢不到了。

虽说这种被商家规定的优惠规则有些严苛,但是商品的优惠力度还是吸引了很多消费者蹲守零点蹲守直播间抢购商品。

年双十一李佳琦直播的销售额达到.53亿元,足以说明直播促销的火爆。

想要价格更低,就要花时间看直播,守着点抢促销,这种带着价格歧视的逻辑成为了买卖播三方的共识。

其实商家选择零点促销或者夜间直播促销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零点相较于其他时间更容易让人记住,有利于营销热点话题,另一方面零点距下班的时间也够长,足够上班族下班后确定好自己想买的商品。

愿意守着零点或者直播间的消费人群是更想购买商品的人群,商家用零点的条件将更想购买的目标人群筛选出来给予优惠,给原价购买的消费者心里放了一颗种子——零点抢购更便宜,激发了更多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零点促销是第二天的开始,更方便统计销售数据,而且夜深了,人更容易做出决定,也就更容易为优惠力度大但并不很需要的商品买单。

因为工作压力、情绪因素、身体原因产生了大量的晚睡人群,晚睡人群的需求催生了大量的夜间服务,夜间服务制定的优惠活动又吸引了更多的人群熬夜抢购,这种消费行为好像变成了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莫比乌斯环。

这夜,是越熬越长了。

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自由传递信息,也可以实时获取信息,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

信息要想让更多人知道,就需要抓住人们的注意力——流量成了关键。

于是新闻报道和各类文章开始成为了“标题党”,内容另说,题目就够抓人眼球;信息变得碎片化,浏览到的信息都是结论和片段;短视频更是受人欢迎,视频通常在15秒内就结束,算是有趣高效的放松方式。

渐渐地,我们的时间也碎片化了。午休时间,边吃饭边看电视剧;坐车时,掏出手机看看朋友圈;上个厕所也要打开手机看看短视频。

你知道吗,年中国成年人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达到分钟(3小时16分钟,不包含打电话的时间)。

扣除吃饭和工作的时间,三个小时的时间真的很多。大数据时代,系统会自动分析你的喜好,用吸引你注意力的关键词吸引你不断地看下去。

碎片的信息很短,但也很多,我们以为只是看一个15秒的短视频,但不知不觉就刷了几个小时。

韩国有一项研究,睡前3小时,晚睡人群平均要玩手机长达79.5分钟,而早睡人群只花了17.6分钟。

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向下拉就能刷新,于是有看不完的朋友圈、看不完的短视频,你以为只是看了几个短视频,但是一看时间——今天又熬夜了。

晚睡确实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习惯熬夜的人群更容易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熬夜还会加速人体机能的衰老。

但就算知道了晚睡的危害,也不能一时半刻就将睡眠习惯调整过来。

我们经常开玩笑打趣说“你做梦去吧”,但转念一想,我们似乎很久没有踏踏实实做完一场梦了。是时候调整习惯、改变作息,将本该属于我们的时间“抢”回来,多给自己的“美梦”留一些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gg/1494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