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注:新媒体兴起,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市场化的都市报。《半岛都市报》总编张辛先生在下面这篇文章中,围绕争夺影响力这个核心,深入分析了都市报面对竞争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其中给兵哥印象最深的一点是,都市报要发挥自身优势当“地头蛇“,利用有优势的采编队伍和营销团队,在本地信息及内容服务上以我为王。他进而提出,要把新闻客户端打造成一个地方的移动互联网门户兼产业聚合平台。从医疗养生、购物引导,到理财讲座、家政保洁,需要本地资源较多的,都市报做起来比较有优势的那些环节和项目,要一个一个地做起来。不当大象,扬长避短,当好自己的地头蛇,这是一个聪明的战略,对各报都有借鉴的意义,推荐给大家一读。
都市报要当“地头蛇“
作者:张辛来源:编辑网(有删节)
全媒体时代,多种新兴媒体形态一应而起,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化程度较高,几乎完全靠影响力吃饭的都市报。这种情况下,都市报何去何从?
笔者认为,传媒经济是影响力经济,都市报应对竞争的办法,就应当攥紧握住影响力这个牛鼻子。在此基础上,尽快出招,加速转型,实现融合。
一、继续办好报纸,挺住发行量
从大的趋势看,社会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从局部市场竞争的角度讲,优势都市报依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当然,挺住要有挺住的办法。
要适时调整更新办报理念。目前看都市报的理念要补充八个字:上升下沉,追老引少。上升就是要继续坚持做城市主流、地方权威、办综合民生大报,在权威发布、高端阅读、民生观察,在深度、厚度和思想性上不断追求自己的办报特色;
下沉,就是切实做深做透做大做强本地新闻。同时要强调的是办好社区版,要尽快深入社区,全面布局,创办社区报。
追老,这是个全新的概念。报纸的读者主体在自然老化,老年群体低收入的现状已经得到很大改变,消费意识和能力都大大增强,所以都市报有必要不断加大加重老年版块;
引少,就是引导少年儿童,争取让他们长大后仍然做我们的读者。
二、大力举办新媒体,把影响力夺回来
都市报兴办新媒体,解决好人的问题即可。哪些人呢?一是领导人,要明白媒体发展的规律,懂得新媒体,重视新媒体,有互联网思维。要懂得管理,知道如何建立适应新媒体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采编人才,要让现有的编辑记者转型,转变为全媒体编辑记者,转变为多面手,不光是技能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观念上的更新。三是技术人才。包括IT技术和设计人才。尤其是IT技术人才,这是都市报的短板。四是经营人才。新媒体有新媒体的运营规律,在盈利模式上与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不了解新媒体的人很难胜任经营工作。
三、坚持一体化,达成影响力聚合
新媒体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学会借势。借谁的势呢?最方便的还是借母报的势,但同时也要明白,借势之后产生新的势,要再还回来,二势合一,形成大势,从而共谋大业。这就是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的本质在于影响力的融合,而实现影响力融合,必须坚持一体发展原则。纸媒创办手机客户端,可以订报纸,送客户端,以订户+客户端模式,实现报纸订户和客户端用户一体化,由订户和用户一体化,带动报纸和新媒体一体化,就可以实现影响力的互相叠加。
应当说,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面对那些全国性网站和全国性大报大台客户端的渗透,都市报要留住势力范围内这块蛋糕,采取这样的两体合一、深度融合方式兴办新媒体,是现实、明智的选择。
四、完善影响力转化,改变广告一柱承天
传统媒体的效益下滑,直接表现在广告的流失上,而新媒体却不是完全承接了这些广告。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源就在于,媒体形态的改变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促发了传播环境的改变,促发了社会消费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又带动了企业传播策略的调整,从而导致了影响力转化方式的多元化。
都市报必须改变仅仅将所办新媒体当成内容分发平台,而不是当做价值变现手段的思维。此前,都市报兴办的新媒体项目,特别是桌面互联网,多数都是基于报纸内容的网上分发平台。现在,移动互联网一定要吸取这一教训,客户端在内容发布之外,还要抓住新媒体具有基本应用免费,用户大规模,应用开放,服务多样,上下游环节持续延伸的特点,积极利用影响力发展移动电商和增值服务,平台上一定要有网络支付功能,一定要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针对用户的服务项目,一定要有互动,一定要有让企业和用户乐于掏钱,心甘情愿情愿花钱的好的场景和内容。
五、打造本地门户及综合服务平台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些,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等互联网集团都已经做了,而且做得很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实力。一个小小的都市报,想从他们口中争得一杯羹,谈何容易?
确实,和这些“大象”相比,多数都市报都小巧得很。但都市报何曾想过要当大象?都市报要当的,是“地头蛇”。优势都市报从前是,现在是,将来也应当是那条强龙压不住的地头蛇!
对优势都市报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本地新闻,以及负责生产本地新闻的数百人的采编队伍,还有负责创新服务的营销团队。有了这些,在本地信息及内容服务上就是以我为王,贴近性原则决定,你就有了持续吸引本地读者和用户的本钱,兼以你长期积累的市场占有率、媒体公信力和各种社会资源,你就能更加容易地整合利用新媒体需要的各种市场要素,有了这些,再有了可以提高影响力转化率的的新方式、新方法、新手段,都市报就完全可以从各位大象那里争得一杯羹!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将新媒体特别是手机客户端打造成一个地方的移动互联网门户兼产业聚合平台。
这个门户能做什么呢?他应该能让本地的移动手机用户,很方便很乐意地接收到你这个专业新闻媒体的专业新闻工作者,用很专业的精神,采集编辑的,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新闻内容和信息服务,这是大门。进了大门,你的这些读者和用户会很愉快地看到你在院子里,也就是这个平台上,你为他准备的无微不至的富有特色的、用户体验至上的、瞄准本地用户需求的生活服务或中介应用。有医疗养生,有购物引导,有美食大餐,有游戏应用,有交友互动,有理财讲座,有教育培训,有家政保洁,有亲子娱乐,有招聘招工,有电影O2O,甚至服装、地产、家居、金融、物流等等……。总之,读者和用户,企业和客户想要的,需要本地资源较多的,都市报做起来比较有优势的那些环节和项目,你就要一个一个地做起来。
六、人才为本,技术为纲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对传统媒体都市报来说,人才和技术毫无疑义将成为最大的瓶颈。
在这一点上,都市报要有长远意识,要趁自身尚壮,舍得投入,加大投入;要有抢滩意识,要加快步伐,计日程功;要不拘一格,广揽人才,凭业绩论英雄;要摒弃近年来日渐形成的机关作风官僚习气;要明白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和业态调整。所以伴随着人才和技术的,还应当有流程再造、组织再造、机制再造……
必须打好组合拳,要坚持本地化、社交化、移动化,三化统筹,持旧建新。
要报纸、网站、客户端同步发力,深入控制社群,持续扩大数据,一鱼多吃,一体联动。诸媒要分别打造自已的读者和用户,也要整合读者和用户群,在不同形态的媒体间实现全部资源共享,并将这些资源聚合成一个盘子里的大数据,聚合成一体化的影响力,聚合成一个崭新的大型的传媒集团,让报纸留住忠诚的订户,让桌面互联网留住忠诚的网民,让移动互联网接回从报纸和桌面互联网中出走的“上帝”。
要地产、汽车、医疗、教育、旅游、购物等等所有的生活服务板块组团发展,多头推进,各自粘住属于自已的用户,不断整合互联网生态圈,构建自已的产业互联。
要广告、电商和增值服务等各种转化方式同生共存,皆为我用,要平衡线上线下,构建全渠道营销,力争赢家通吃!
所有这些,就像一个组织严密、指挥有序、补给通畅、协同一体的航母战斗群,拥有共同的使命,朝向共同的目标,面向共同的战场。
多媒聚合,终成一端。我们已不难预测,在智能手机正成为人体“器官”,移动化浪潮席卷世界的情况下,N年之后,在报纸和桌面互联网完成其历史使命的那一刻,在五花八门的移动智能终端上,类似这样的一个新闻客户端,应当可以接过主流媒体的接力棒,承载起都市报甚至是一个传媒集团的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