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发红包本是一种过年的习俗,寓意着吉祥平安。长辈给小辈红包、领导给下属红包,无论多少,总是图个吉利、有个念想。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手机APP使用率提高,在今天的春节,红包已渐渐成了一个重要的过节符号,不仅孩子们能收到来自长辈的压岁红包, 根据各大平台发布的数据,年春节,仅大年三十这一天,全国 “你有敬业福吗?”支付宝五福红包从1月18日推出以来,“五福”的相关话题就从未间断,几乎每天都能出现在微博热搜。对于跟西安市民王乐一样的众多网友来说,不论是上班还是逛街,看见福字都会条件反射的拿出手机。 这样的兴奋状态一直持续到除夕,“今年的活动和去年一样,集齐五福: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和敬业福,不同的是,今年的集福活动还推出了一张万能福卡。”王乐说,“几乎在大年三十之前,跟朋友亲戚在群里聊的全是五福的话题,都在交换,谁没有敬业福谁少了爱国福。而且为了集齐五福,把手机通讯录里、 “全国那么多人,其实也知道抢不了多少钱,就是图个开心,感觉自己参与了一个2亿的大项目似的。”王乐戏谑地玩笑道。 除夕当晚,王乐从晚上8点钟开始就一直抱着手机,等待着开奖的时刻,“到了开奖的时间,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抢了多少钱,大都是一两块钱,我也只抢了1.48元。”王乐苦笑道,为了集五福花出去的都不知有多少个一块。
支付宝集五福抢的热火朝天, “过年的时候,群里就开始流行一种20元5个包的活动,就是群主先发一个包,固定金额都是20元,分成5个,然后大家来抢,抢到金额最多的人,就接力再发一个20元的红包,以此类推。”魏昊说。 在魏昊看来,这种抢红包的方式更像是打麻将,“就是比麻将输赢大多了,而且轮回速度也更快。一轮红包从发出来到全部抢完,几乎都超不过10秒,一眨眼20元就没了,运气不好的时候,每一轮都能抢到最大,很快就能发掉成百上千元。主要大家都在玩,如果你不发,群里那么多人也说不过去,都是工作的伙伴和朋友。”魏昊说,他运气最不好的一次,一个小时之内,就连续发出去了元的红包。 “也有群里不这么玩,就随意发,然后大家抢,我见过最奇葩的,就是1元钱分成了54个红包,群里的人一人就抢了几分钱。”魏昊说,“这也太精打细算了。”图片源自网络
边开车边抢红包1月28日晚,陈晨和朋友在小寨吃完饭,通过网络约车,叫了一辆快车回家,“司机的车上有两个手机支架,一部手机虽然还在约车的状态,司机点了接到乘客之后,就退出了后台,而另一部手机就在 “出发后,司机丝毫没有关掉手机的意思,一边开车一边看手机。”陈晨说,她注意到,群里其实也没有聊什么内容,一直都在发红包,两个手机不同的群,“简直太疯狂了,其实也就抢一两块钱的红包,开着车注意力也在红包上,真有点危险。” 除了这种疯狂的抢红包方式,陈晨还说,“我之前因为参加活动,加入的 “了解之后才知道,视力障碍者是通过一种读屏软件,当手触摸到红包之后就会播放恭喜发财的声音,所以他就能分辨红包和普通信息。”陈晨说。
红包新手一天抢近50个红包孙锐在高新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去年业绩还不错,年终的时候拿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她首先就给奶奶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年初的时候,叔叔建了一个家族群,40多位亲戚朋友都在里面,时不时的就会发红包热闹热闹,有时候还红包接龙,每次告诉奶奶,奶奶都说自己也想参与进来。”孙锐说,奶奶虽说年纪大了,但还很愿意赶时髦。 手机刚买回来,奶奶就拿来花镜,拉着孙锐让她快点教如何使用,还不时的感慨这可比按键手机方便多了,“我先给奶奶申请了一个 “才一个礼拜的时间,奶奶抢红包的速度可比我快多了,甚至还给我传授经验。”孙锐说,“就跟个小孩一样,只要一有群消息,她立刻抱起手机,只会点开抢,她不会发红包。一天下来,最多的时候奶奶能抢近50个红包呢。
图片源自网络
春节红包变成“亲情打劫”腊月二十九,张建群从西安回到老家咸阳市秦都区马家寨村,像往年一样给老母亲元钱,用于春节期间父母给晚辈们发红包。“我们兄妹三个共有四个孩子,往年每个孩子发元红包。我给我妈的元,让两位老人发红包那是绰绰有余的,可是今年不行了。” 先是小妹10岁的儿子有了意见,“人家爷爷、奶奶都给孙子五百、一千,我爷爷、奶奶要是还给一百元,让同学知道了,我好没面子的!”面对孩子伸过来的手,张建群父母既好气又好笑,通过和孩子多轮磋商,最后以每人元,算是把孩子打发了。 弟弟涨价,姐姐自然也要随行就市。张建群大妹12岁的女儿提醒外公外婆“男女平等,你们看着办。”两个孩子压岁钱发下去,两位老人马上感觉财政吃紧,眼看要出现赤字了。张建群见状忙塞给母亲元救急。 “我一看我妈给两个孩子每人元,就知道他们上了这俩熊孩子的圈套,只好又塞给我爸元。果不其然,两个孩子先是对着奶奶说,按照讲究,元应该更吉利些。最后把我父亲那元也均分后,还笑着说对爷爷就不严格要求了。” 领完爷爷奶奶的压岁钱,四个孩子转身又围住姑姑、姑父、舅舅、舅妈以祝福的名义,开始新一轮“打劫”。“我最后决定每个大人给每个孩子元。两个大孩子倒是没敢发表反对意见,两个小孩子坚决不同意,嚷嚷着说外孙子外孙女为什么就要比孙子、孙女的红包小,明显把我们当外人。我们最后只好给他们两个又增加了元。”张建群向记者苦笑道,这一圈下来,自己0元就没有了,因为妻子给孩子们发的红包也是向他伸的手,何况家里来了带孩子的客人,父母和他们夫妻两个所发的红包,都要从自己腰包里支取。
回归初心让红包多些“福气”五花八门的电子红包、亲朋好友之间的红包“打劫”,让红包渐渐失去了原本的真情,但在26岁小秦的眼里,他始终觉得发红包应该多一分责任和祝福,而不是当成游戏。 小秦说,现在都流行 “春节发红包是我们传承下来的一个年俗,它增加了年味儿,也烘托出祥和的气氛。”民俗学者杜玉鹏表示,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民间推广,电子红包成为日常,甚至成为一项礼节,节日却成为有些人的经济重负,而流于形式;其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减损了传统红包沟通感情、传递亲情的功能。春节期间大家都在线上发红包和抢红包,言语交流却没有多少,这都违背了团聚叙旧,亲情沟通,红包祝福的初衷和寓意。所以在当下,我们更应呼吁让新年红包的亲情回归,否则即使收获更多机会,这样的红包依然与陌生人之间的赌博没有两样。(记者孙涛李梦倩)
来源:三秦都市报
本期编辑:陈怡文责编:任虎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