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理念 > 吕峻涛秦岭,秦岭巍巍秦岭创作

吕峻涛秦岭,秦岭巍巍秦岭创作

发布时间:2021-8-25 12:42:48   点击数:
鐨偆鐥呬笓绉戝尰闄㈠摢瀹跺ソ http://pf.39.net/zqbdf/140106/4322685.html

从作家到画家,吕峻涛笔耕不辍,以文字和绘画书写大地生命。从黄土高原到巍巍秦岭,不变的是他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巍巍秦岭》是一幅恢弘巨制的国画创作,对于吕峻涛和他的团队都是一座高山。创作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艰辛和挑战,了解秦岭,深入秦岭,提炼语言,表现精神……从继承传统到表现时代精神,从浩瀚的文字视频资料到纸上的壮美河山,无不浸透着虔诚的艺术探索精神。本文是吕峻涛的创作札记,真实记录了《巍巍秦岭》的创作过程和心路历程,行文真诚,感人至深。从文中,我们也可看到作者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年12月初,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接到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创作一幅国画作品的任务,创作选题规定仅秦岭、华山两个题材,由省美协组织实施创作。要求在年全国两会之前完成创作任务,并入厅上墙。

??12月的西安天气时阴时晴,气温一天比一天低落,一场小雨过后,冬天真的来临。时间紧,任务重。接到任务后,郭线庐主席迅速和我商议,达成以下共识:1.动员各大美术机构和团体单位广泛参与,组织推荐草图;2.有针对性的邀请省内有影响、有创作实力的画家进行草图创作。

??任务很快落实下去。短短十天,包括西安美术学院在内的各美术单位和个人共提交华山、秦岭创作草图20余幅。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组织主导起草了一幅草图。

??说真的,在提交草图的画家当中,比我影响大、能力强的大有人在,我主导提交草图仅仅是参与一下,表明我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支持。画草图的时候,我查阅秦岭的资料、图片,翻看名家的作品,要求自己必须吃透秦岭。

??秦岭被称作“父亲山”,其中在陕西关中的一段又被称作“终南山”。东西蜿蜒的秦岭呈北仰南倾之势,其雄伟之势主要体现在北麓,因此要把秦岭的气势画出来,必须在北麓上下功夫,必须突出北麓的特点。画草图就要以北麓为主体形成。从一开始,我就想到这幅作品最终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应该是集体创作。

??按照要求,《巍巍秦岭》的规格长9米,高2.5米,这是迄今为止我遇到的最大尺幅的画作。虽然在此之前,我曾和别人合作为省政协创作了国画《厚积薄发》,长6.6米,高4.72米,积累了一些巨型画创作的经验,但是面对这样大尺幅的创作,还是感到一定压力。

??对于这样一幅巨大的创作,我决定组建一个团队,进行集体创作。我相信,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才有可能顺利完成创作。

??选什么样的人进入这个创作团队呢?这看似简单,但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集体创作的问题。

??集体创作是一个需要高度协作、高度磨合的过程。在艺术创作中,每个画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都有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并且形成一些自己的艺术个性和语言,无疑这种个性和语言是保持艺术独特性的重要特征。但是,每个人因为经历、阅历、修养、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那么在集体创作中出现的情况,往往是每个人都想最大化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彰显自己的艺术个性,这就可能造成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最后形成一个四分五裂、不伦不类的东西。因此,如何把每个画家的艺术个性和语言,统一在一幅画中,就显得特别重要。画面之中既要有艺术家的个性,又要有艺术的统一。这就要求每个参与集体创作的画家,需按照特定作品的规定性,抑制个性,寻求共性,尽最大努力围绕作品的主题和内在规定性,往一起靠拢,追求统一和谐的语言,保持作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是一个艰难的磨合的过程,碰撞的过程,最后要达到高度融合的过程。

??因为选题是《巍巍秦岭》,这就要求进入这个团队的画家必须熟悉秦岭,有着比较丰富的秦岭题材的创作经验。更重要的是,进入这个团队的画家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那些有才无德的人即使画得再好也不能进入。画家之间,善于沟通,有协作精神,不扯是非,比什么都好。

??其次,这是一幅已经规定了的厅堂绘画。厅堂一般是聚会议事的地方,庄重、肃穆,有庄严的仪式感,这是它的特殊性所在。这种特殊性也对厅堂绘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除了绘画内容之外,在画面形式上是一种宏大叙事,是全视角的描绘,一定要庄严、大气,甚至需要一些装饰意味。这种庄严大气体现在绘画语言上,就是要有大结构、大气势、大气韵,对线条和笔墨的控制要求极高,而不是一般地表现笔墨情趣、笔墨个性的小作品、小情调。因此,画家对整个画面的构成及笔力较之小作品要求更高。

??我把自己熟悉的画家很快在脑子里像看电影一样过了一遍,首先想到陕南安康学院的章长青教授。他生活在秦岭,长年坚持研究和探索秦岭的创作,传统功力较强,为人朴实敦厚,吃苦耐劳,同时想到了王犇和王肖峰。

??王犇是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出身,长期深入秦岭坚持创作。他的秦岭创作有版画的刀刻感,线条硬朗,笔墨精到,画面形式语言新颖,但我更看重他做人朴实、踏实,思维活跃,对人对事宽厚包容的一面。

??王肖峰是一个社会画家。他从小师承张义潜等老师学画,近年来在山水、花鸟画创作上研习传统,博采众家之长,作品已形成自己的面貌,令人欣喜。我喜欢他的直率、豁达、热情,更佩服他做事的果敢和执着。他的秦岭作品有传统笔墨的熟练运用,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线条柔中见刚,对色彩的控制也有独到之处。

??随即召集他们研究草图。我提出草图的总体思路后,大家一起讨论补充,最后形成了第一稿草图。虽然意见也有分歧的时候,但我觉得与人相处要看大势,不拘小节,思想不一样,方法有差别不要紧,要紧的是要有一种谦让和妥协的胸怀。大结构定了之后,小结构可自由发挥。

??第一稿草图完成之后,我始终以一种审视的眼光盯着它。充满质疑,也充满挑剔。有时盯着它,就像盯着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越看越困惑。画面的每一个构成,应该都有相应的作用和寓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映衬,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苦苦思索之后,我终于找到几个关键词:中华祖脉,中央水塔,生态屏障,巍峨壮丽。抓住了关键环节,接下来的构思就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画面中央主体蜿蜒起伏的山势,一直到太白山主峰,象征中华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根基和祖脉,昂首挺立的太白山主峰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崛起于东方的气魄。

??两边环绕的山岩和瀑布,象征中华民族凝聚在祖脉和主峰的周围紧紧相拥环抱,形成源远流长的中央水塔。

??画面底部近前的松林,象征亿万人民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奋斗精神,表现沧桑巨变的民族自豪感和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豪迈激情。

??远处绵延起伏的远山,呈现出苍茫壮阔的山河图景,象征中华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画面的色调考虑用小青绿形式表现,但是小青绿色调偏冷,在远山部分应吸收西画的光影和透视原理,增加暖色朝晖,增强整个画面的冷暖对比和视觉冲击。

??在完成这些思考和功课之后,我似乎看到了一幅巍峨壮丽的秦岭图景呈现眼前,心中忽然无比激动,几天来的所有焦虑和不安一下子烟消云散。

??团队建立之后,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画。

??《巍巍秦岭》的草图是按厅堂实际尺寸比例起草的,现在要把草图放大几十倍,呈现在一个巨大的画面之中,这对每个画家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其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即小画和大画的区别。从艺术的角度看,我认为,小画的笔墨要高度概括,不能太过琐碎,如果太琐碎,太具体,艺术的感染力就会大打折扣;而大画则要见结构,见细节,见笔力,它是一种综合功力的集中展示,其中任何一个细小的枝节,都要精心打磨,一丝不苟。如果控制不好,画面就会过于拘谨,从而减弱艺术的冲击力。

??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表现秦岭?秦岭是一座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历代画家都把秦岭作为绘画的重要参照和载体,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北宋范宽曾移居终南山、太华山,对景造意,其画落笔雄健凝练,喜用状如雨点、豆瓣、钉头的皴笔画山,皴笔布列山石之正面,整体更见有势,山顶多植密林,水边置大石,屋宇笼染黑色,表现出秦岭峰峦的浑厚和苍茫之美,令人叹为观止,至今难以超越。其后各代画家纷纷习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山水经典之作。这些历代形成的经典作品,在后来就形成了传统,形成了某种规则,但是这种传统规则在延续和发展中又被新的经典所打破,传统的规则一次一次被修改和丰富。因此可以说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它有许多被突破和打碎重组的可能性。石鲁说,画得好了,流传下去了,就是传统。传统如一座高墙,在时间的积累中,在历史的沉淀中,越垒越高,越来越厚,只有在这高墙上不停地攀登,才可能看到高墙以外的风景。

??现在,要表现秦岭这样一座伟大的山脉,自然不能固守传统,而要赋予新的生活气息,新的时代精神。什么是新?如何新?我认为要和时代结合,要和眼前的秦岭现代生态实践结合,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原则。如果不与时代同步,缺乏时代的观照和时代精神,我们画出来的秦岭就和以往的秦岭没有什么区别,就没有任何新意。因此,应该在人类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时代,在环境生态危机加剧的今天,着力把秦岭作为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这一大命题凸显出来,使它成为保护生态安全的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秦岭生态保护工作。年4月20日至25日他来陕考察时,在秦岭月亮垭,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也是中华民族的祖脉、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习总书记深刻诠释了秦岭作为我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秦岭、认识秦岭。只有吃透了秦岭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象征的深刻内涵,才能更好地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它、反映它。

??秦岭不仅是一座具有地理标志意义的山脉,它还是一座有文化根脉、文化内涵的山脉,也是一座具有人文精神、个性特征鲜明的山脉。我们要画好它,画出它的性格,它的精神,它的魂魄,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仅考验人的心智,还考验人的意志。

??为此,我查找资料,收集素材,还动笔撰写了长达万字的散文《巍巍秦岭》,对秦岭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做了理性的思考。这篇散文后来发表在《各界导报》上,受到一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ln/12982.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