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务院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
上一次发布报告,还是五年前的事。年~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开展了新一轮的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覆盖近6亿人口,现场调查人数超过60万。
这个检测,是一个长期了解当前中国人民营养状况的项目。我们来看看,《报告》说了些啥。
太长不看版
报告讲了些什么
这些,有所改善——
●营养不足,少了
●平均身高,长了
●盐摄入,少了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了
这些,令人担忧——
●饮食结构,不合理
●油摄入,多了
●超重的人,多了
●慢性病患,多了
●抽烟喝酒,依然多
●运动量,不足
饮食上,我们需要怎么做——
●饮食均衡,食物多样化
●减盐、减油、减糖
●控制总热量
总体来说,我们的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营养不足,少了
相比年,居民体格发育与营养不足问题持续改善。居民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
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已经得到改善。
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也得到了持续改善。以贫血为例,成人、6~17岁儿童青少年、孕妇的贫血率,分别为8.7%、6.1%、13.6%,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平均身高,长了
居民的平均身高也在持续增长中。
18岁~44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7厘米、厘米,与年相比分别增加1.2厘米、0.8厘米。
6岁~17岁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盐摄入,少了
后台经常有读者问我们,怎样减少盐的摄入,养成清淡口味。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减盐的意识虽然不断增强,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减少到了9.3克,比起年,下降了1.2克,但离《膳食指南》推荐的5克还有不小的距离。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了
我国居民健康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定期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
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这四类重大慢性病为例,年,我国居民因此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6.5%,与年的18.5%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
不过,生活好起来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最明显的是,油、脂肪摄入得多了,蔬菜、水果吃得少了,肥胖超重的人比例也越来越高。
●饮食结构,不合理
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总体来说,大家水果、豆及豆制品、奶类的摄入量都是不够的,需要适当多吃一些;而油和盐却摄入太多。
●油摄入,多了
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根据《膳食指南》,每天烹调油应控制在25~30克,换算成白瓷勺就是两三勺的量。
这可能和在外就餐比例上升有关,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应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