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张艳
“今天收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证。为自己加油,新的一年再出发。”
“一份热爱,一份执着,得到鼓励和肯定。”
最近,不少湖北作家开心地在朋友圈晒证自勉。
许多追求文学高度的文学爱好者,都希望能加入中国作协。据湖北省作协创联部的数据表明,年,湖北作家发展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的人有40人,年则有45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陆续加入中国作协的湖北作家(诗人),其中有不少人是楚天都市报的副刊版面作者甚至是“常驻”老面孔。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证
作为至今仍为发行量居全国前列的全国都市类(晚报)纸媒,楚天都市报一纸风行27年,从创刊起就为作家、诗人以及无数文学爱好者打造了一块文学的后花园、芳草地。
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几位来自不同领域行业的新晋中国作协会员,听他们讲述与楚天都市报之间的悠悠“不了情”。
“从同学手中抢来小说《第二次握手》《青春之歌》”
李汉超
应城作协主席李汉超已在《诗刊》《星星》《长江文艺》《绿风》《北方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文余首(篇),出版诗文集11部,曾获全国首届“海东诗歌奖”、《辽河》“青年文学奖”和第11届湖北文艺评论奖。
文学是许多作家的缪斯。走进殿堂,难忘缘起。
“我已在文学路上走了40年!想当初,我是随着那个年代的文学阅读爱上文学的。”李汉超感慨道。
16岁的李汉超上师范时,神州大地掀起文学热,有一次他从同学手里“抢”来两本小说: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和杨沫的《青春之歌》,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一个周末就看完一本。后来他又阅读文学杂志,更是被文学所吸引。年,他参加工作刚有工资,就迫不及待地订阅了《芳草》和《丑小鸭》,并参加文学刊授,由此结识了辽宁诗人雁翎老师。
“我得到他的无私指点和热情鼓励。年1月,我在他编辑的《辽河》杂志发表诗歌处女作,从此我的业余时间与文学相伴。今年他已是86岁高龄,因心存感激,我仍保持着与他的联系。”说起诗歌的引路人,李汉超感恩在怀。
李汉超把自己的40年写作之路分为三个阶段:前30年为随意性写作阶段,“边读边写”,诗歌、小说、散文,不局限于体裁;年至年为训练性写作阶段,“边读边评边写”,为当代诗坛余位诗人写赏评文章,还尝试写了多首15行诗;年以后,进入方向性写作阶段,“边读边思边写”,尝试系列化写作,除了一部“短诗体”长诗《尘世手记》即将正式出版外,还写了一部十三行体诗集《季节的补丁》,力求创新与突破。
年9月14日,中秋节前夕,李汉超的诗歌《在农历里凝望》被楚天都市报“诗歌美文”版面选用。开心的他,在次日举行的一个中秋诗会上朗诵了这篇作品:“我在农历里凝望中秋/一滴思念晶莹剔透/歇在金黄的草尖上……”此后,他偶有作品被本报刊发,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