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一条狗
(散文)
人间芳菲三月天啊,春的颜色也越来越浓艳了。绿草的清香,芬芳的花香,微风的轻柔,都扑面而来,浓郁而热烈,沁人心脾,直抵人的心房。三月天里,就是这样,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惠风和畅,春满人间,总是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心生快意。
居住的小区里就是这样一番气象万千的景象。难得的赋闲下来,迷恋于小区里的旖旎风光,一天里总要在公园里溜达上几次。那天傍晚,吃饱了撑的便不由自己的又跑下楼,来到小区散步。天气好了,出来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了,男女老少,有小跑的,有健步行走的,有慢悠悠踱步的,有打羽毛球的,有打太极的,有在单杠上练身的,有借着暮色相依相偎在一起谈情说爱的……孩子们爽朗的嬉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行走累了,便坐在小区的长条椅子上,凝神静气,看行行色色的人们穿梭于公园间。小区随着夜幕的降临,华灯初上,火树银花,把小区照得一片通红,不禁让人感叹这个伟大的时代的鼎盛和幸福生活。人们生活得幸福了,追求生活的方式也就各有不同了。有人喜欢养鸟了,有人喜欢养猫了,更有人喜欢养狗了。傍晚时风,正是溜狗的好时节,小区里随着散步人的不断增加,狗狗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大都由主人牵着,小狗狗不声不响,一直跟着主人;大狗狗则横冲直撞,威风八面,拽得主人东倒西歪,踉踉跄跄。我是对狗狗没有研究的,也是叫不起来这些狗子的品种名字的,反正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小区里溜出来的各式各样,各个品种的狗狗就有三、四十只。正在我饶有兴致地观赏这些狗狗们的不同神色时,小区里从不同方向走来了两个中年妇女各自牵着自己家的小狗狗相向而来。随着两个女主人的互问,两只小狗早已尖叫成了一片,迫不及待地相扑而来,搂抱在一起,遍地打滚,那个亲热劲就像是久别了的恋人一般的亲昵。其中一个妇女带的可爱的小宝宝跑过来坐在我的身边说,“叔叔、叔叔,这两个狗狗是好朋友,几天不见面就亲热的……”
是啊,畜生和人都是一样的,都是需要有朋友的!我突然觉得,在这个小区里,我是孤独的,或者大多数人也都是孤独的,除了家人,同事或者极少数的朋友而外,大都是些相见不相识的陌生人,就如同高楼上住了多少年的邻居还不知道对方是姓甚名谁的。坐在长条椅上,回想起刚才那两只小狗狗的亲热劲,我才感觉到,我真的孤独了!我也突然想起了我二十多年前养的那只可爱的小狗狗“豆豆”了。那时,我女儿刚上幼儿园不久,在一天下午我接女儿回家的路上,一只脏不兮兮的小狗一直跟在我和女儿的身后,怎么喊它也不走,径直跟我们回到了家。那时,我住在离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两孔石窑洞,有个小院子倒是宽敞。女儿说,“爸爸,看小狗狗多可怜,就留下它吧!”我心想,那就暂且先留着吧,等打问着了失主再归还主人吧。我给小狗狗洗了澡后,却意外地发现这只小狗的毛发是那么的白净,额前长长的毛发下渗出两只蓝汪汪的小眼睛,看着我不停地摇摆着小尾巴,我立时便喜欢上了这只小狗儿,遂给它取了个名字“豆豆”。后来因为没有打听到失主,我就当它是个被遗弃的狗儿就自然地留下了它。豆豆给了我们很多的乐趣和烦恼。每天回家,女儿总是要逗它玩一会才肯做作业,我也常常抱着它给它梳理白净光洁的毛发,连回老家也要领着它,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那时,我和妻子把女儿送到学校,要在单位上一整天的班,就把豆豆一个留在家里。豆豆也会孤单,也会调皮。它玩耍过了头,就时常会把我们的拖鞋叼到院子里撕得粉碎,把卫生纸卷撕咬得一地狼藉……我打了它,它就委屈地躲在墙角嗷嗷地嚎叫……在我养了豆豆两年多后的一天下午,因为没有关好大门,不留神间它跑出了大门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女儿伤心地哭喊过,我也拼命地找寻过它,流过泪,但它终没能再回过我的家,有人说,他还看见了豆豆在马路上小跑,也有说它被人偷抱走了,也有人说它被车撵了……前些日子,女儿还提起了豆豆,问我还记得“豆豆”吗?我又怎么能忘记得了它啊,它毕竟是我们生命中遇到过的一个小生命啊!至今,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它带给我们一家人的欢乐,还能看见它一双蓝汪汪的小眼睛瞅着我,让我好生怀恋、心疼,更为打了它而懊悔……但愿豆豆是被人抱走的,生活依然很好,不要当了一只流浪的小狗,更没有被车撵了。不过,已时隔二十多年了,“豆豆”一定也是老了吧,也许它的确已经死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小时候,我们农村人家家户户都要喂养一、两只狗,看家护院,鸡鸣犬吠,牛羊成群的景象才是乡村的生活气息,充满了活力与生机。狗与我们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形影不离,我们和狗儿赶着羊群,我们下地干活,狗儿跟着我们做伴……现如今,农村居住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居住在偏远山村的山里人的村庄,人口的不断凋敝,加之《动物保护法》未出台前,社会上一时兴起的馋嘴的人们的吃狗肉热,儿时那随处可见的农村的土种狗儿也再难以见到了,偶尔在农村见到的狗狗也再不是我记忆中的会看家护院的、勇猛的大黄狗的模样了,看到的也是些不会咬人的宠物狗狗了,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凉,顿失了乡愁记忆。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据报道,义犬赛虎舍身救人是发生在江西九江林业汽修厂的一件真实的故事。全体职工事后为这条义犬立了一座雕像并撰碑文:“赛虎,三岁余,雌性狼狗,育有十三子。年11月28日,林业汽修厂晚餐炖一大锅肉,赛虎一反常态,对锅狂吠。众人不解其意,遂掷肉于地,赛虎不食,依旧哀号不已,众人不解,准备进餐,赛虎回望主人,悲鸣数声,吞下地上之肉,随即七窍流血中毒身亡。至此,人们终于明白,义犬赛虎以死警示肉中有毒。挽救了三十余人性命。呜呼!当今人类社会,世风日下,义犬赛虎,舍己救人,狗且如此,更况人乎?今葬贺家山,立碑铭记以警世人!”四川一条两岁半的狗狗因老主人去世,守在灵前不吃不喝十六天后死去;汶川大地震中,主人被埋在了废墟下,小狗每天守候在废墟上,直到它的主人身体被救援队伍挖出后,小狗冲上去拼命地用爪子刨,直刨到时脚掌流血;电视剧《最美的青春》里聪明伶俐,可亲可爱,亲如兄弟的星期天(小六);吴起县吴仓堡镇丈方台村至今还有“狗王庙”的遗址和狗儿用身体压住主人抛下银两直至饿死的感人传说故事。
这些关于狗狗的报道和传说都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狗尚且如此,何况人乎?但是,我翻遍了古籍辞典,人们却一直给狗狗没有一个好脸色,好的说词。不信,你看看!在成语或俗语的词汇里你是很难发现有赞美狗狗的。狐朋狗友、鸡飞狗跳、人模狗样、猪狗不如、狼心狗肺、丧家之犬、关门打狗;“人爱富的,狗咬穷的”“狗咬穿烂的,人舔穿好的”“狗眼看人低”“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总还算得上是一句对狗不错的赞美的俗语了!中国有一句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是,即便是兔死狗烹了,也还是被人说,“狗肉上不了抬杆称”“狗肉不上席”。有一句俗语叫“狗逮耗子,多管闲事”,狗逮耗子怎么了?因为这个世道无序了啊,猫不去履行它的基本职责,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主动捉老鼠了,甚至见了老鼠还怕上了,躲也来不及,狗去逮了怎么了?它不是“黄鼠狼吃过地盖了”,它是看不惯这个世道,任由“小丑”横行霸道,才会嫉恶如仇,才会去见义勇为,路见不平一声吼。假如都怒其不争,恨其不强,那不就哀其不幸了吗?还有一句骂狗的俗语叫“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也不知道是哪一位高大才人造出来的语句,狗嘴里怎么能吐不出来象牙呢?一是食之无味,二是啃不动。这也正如一个刚正不阿,正直率真的人不会说谎话一样。可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啊!狗忠猫奸,众所周知。可是为什么人都喜欢猫呢?只因为猫长得可爱。这又正如那些说尽甜言蜜语,阴奉阳违,趋炎附势,点头哈腰,低眉下气,奴颜卑膝的人说话总是让人爱听、受听。“狗改不了吃屎”那是在说一个人的性格“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常想,狗吃屎那是因为它没有肉吃啊,假如狗每顿都有肉食,那它为什么要去吃屎呢?不过,现在的狗狗本性也改变了,因为它的生存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生活在农村里,已经没有狼虫虎豹和讨饭的人上门了,它不需要再白天黑夜地看家护院了,只管睡懒觉去了;生活在城市里的狗都已经变成了主人的宠物,住进了别墅,高楼大厦,定期洗澡,每天锦衣玉食,无忧无虑,与主人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哪一个狗还会去再吃屎?
至于“你个狗杂种!”“你个狗娘养的!”等等骂人话,这也真的是太抬举狗狗了吧!就连一代文学巨匠,矛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先生在他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获奖后,无钱去参加颁奖大会时,也曾痛恨地骂了一句“狗日的文学!”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人感慨地骂生活,“人到中年活得不如狗!”可见,狗活得也真是低下,活得不容易!不知道狗狗到底是惹了谁?却遭到了如此的不公评说。在此,我不想做过多的评论,只想为狗狗做个申冤昭雪!义犬赛虎,知恩图报,舍己救人,狗且如此,更况人乎?当今人类社会,世风日下,但你见过哪一只狗狗嫌贫爱富,舍弃了主人的?狗去讨好主人只是为了吃饱喝足,然后去忠诚地为主人看家护院,而一些“摇尾乞怜”的人在围着你,利用完你的芬芳和资源后,还会反过来咬你一口,让你防不胜防。
在小区公园里看到这么多的溜狗人和各式各样的狗狗,不禁让我突然想起了我的那只喂养了两年多的小狗狗“豆豆”。它离开我后,不知道它生活得好与坏,但愿它生得幸福,死了也安然!其实,祝愿幸福快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共同心愿,人有人的快乐,动物有动物的快乐。但是,世间哪有永远的快乐幸福,正如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也就在前些日子里的深更半夜里,在医院里见到的一个病人家属,为了几千元的住院费交不起而泣不成声。鲁迅先生就说过,“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我为这个交不起医药费的人和我的可爱的“豆豆”而伤心难过!
春风含笑柳如烟,最美人间三月天。放下了舟马劳顿,收获的却是滋润的心灵。携一份悠闲的情思,看一看人间的百态,品一品世间的甘苦,闻一闻芳草的鲜花,听一听鸟语虫鸣,以感恩心过生活,以清净心看世界,以平常心待得失,用心去感触,去领悟,你会发现,生活不过如此而已罢了,眼前的一切正如这三月天里的五彩缤纷!
狗是我们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们现在活得也越来越幸福、快乐了。但是,我们真的是活得比狗强!
责编:李尔莉
作者简介
袁军,男,70后,自幼爱好文学,笔耕不辍,多篇散文发表于《延安文学》《宝塔山》《红都》《长征》《三秦都市报》《西北信息报》《陕西日报》《延安日报》等报刊杂志,出版《绿色的印记》一书。
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