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陕菜网
头号陕菜新媒体!
全球陕菜企业联盟发起者!
陕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者!
唐乾陵图片源自网络乾县、蒲城县,这是两个关中平原上的老县、大县,老是历史、大是人口,两个县都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人口也都不少。虽然一个在“乾”,长安的西北,一个在“艮”,长安的东北,但却一脉相连、遥相呼应。乾县之梁山、蒲城之金粟山,乾陵、桥陵依山而建,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之所,桥陵则葬埋着他们的儿子唐睿宗李旦。
唐桥陵
图片源自网络
这两个县都是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乾县的代表性饮食在过去有“乾州四宝”,锅盔、馇酥、挂面、豆腐脑,如今又出名了新的品种,比如酱辣子、馍豆豆等;蒲城的代表性饮食有椽头蒸馍、八宝辣子、面辣子、炸皮油糕等,再多一点还可以算上水盆羊肉、蛋蛋馍之类。细究起来,这两个县的代表性饮食似乎有相像之处,品种也几乎对应,比如锅盔与蒸馍、豆腐脑与面辣子、馇酥与炸皮油糕等,要么是干粮,要么是流食,要么是甜食。尤其是其中的两个品种,关联度似乎更高一些,那就是乾县酱辣子与蒲城八宝辣子。蒲城八宝辣子
图片源自网络
乾县酱辣子,是用黄豆酱与其它几种蔬菜混合炒制的,基本用料有黄豆酱、菊芋(洋姜)、大头菜、莲菜、红萝卜、土豆等,少不了的是细辣椒面,提味的还有杏仁、白芝麻等。这是一道用料讲究、做工细致的混合型菜肴,食材及做法都看似简单,但又十分讲究选材上乘、火候恰当,虽然看一眼就会,但非有多年功夫,是无法炒制出上好的滋味来的。当然,其中的调料虽也不复杂,但其中的拣选及搭配也是秘籍,没有祖传的那一把调料,也无法成就上好的感觉。乾县酱辣子
源于陕菜网
乾县酱辣子是一道传统的佐餐菜肴,无论是点心还是正餐,须臾不可或缺,吃个早点要有它、满桌丰盛的宴席也必不可少。这道菜的创制历史虽无典籍记载,但存在于乾县人的生活中已非常久远、久远到已经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了。这又是一道几乎全民追捧的菜肴,但凡是乾县人,生活中一刻也离不了,即便离乡背井,这道菜也让他们魂牵梦绕。这样说起来,这一道菜肴几乎已经牢牢地渗入此地人的骨髓,占据了肠道菌群,包裹了舌尖味蕾,不说是维系生命的必须,最起码也是丰美生活的不二之选。乾县酱辣子
源于陕菜网
乾县酱辣子在近年发展很快,不独当地人在当地把它做得风生水起,而且随着出外经商开店的脚步带到了他想别处,当然,发达的物流也让一罐罐的“乾县酱辣子”走遍大江南北乃至漂洋过海。这就足以验证它的五滋六味,经久不衰的忠诚度和依恋度,恰恰说明了它的香爨——浓郁芳香的黄豆酱香味,加之被酱香包裹的各色菜肴的清香,以及终极感受的油泼辣椒的辣香,几种香味和谐地纠合一起,和而不同、互相成就,似乎把人间的香味集大成地融会贯通。如此美味,怎能不深受欢迎、广受欢迎而且老少皆宜、八方皆喜。乾县酱辣子
源于陕菜网
喷香的“乾县酱辣子”,似乎是为了辅佐当地“乾州四宝”之首的“锅盔”而生的,刚出锅的热脆的锅盔,夹上香辣的酱辣子,这两种尤物的组合就是人间仙味了。回过头来再说蒲城的“八宝辣子”,这是蒲城县的一道历史悠久、代际传承、极富内涵的传统菜肴。蒲城八宝辣子图片源自网络“八”在传统文化里是一个全方位的概称,引申为很多、全部之意。“八宝”是中国传统食物中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约性的食材数量称谓。所以,说是八宝,是对众多原料、原料众多的概称,不一定非是八样、可多可少。乾县酱辣子
源于陕菜网“八宝辣子”的食材不一定非要八样,也可能多、也可能少。但有三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辣椒面,二是咸菜丁,三是大肉丁。一辣二咸三香是八宝辣子的根本。当然,既然称“八宝”,断不会这么单调,还会加入别的原料。比如黄豆、红萝卜、莲菜、蒜薹等,条件好点的,甚至会有玉兰片乃至竹笋等等。但有一个刚性的要求,那就是用到的菜蔬必须是比较脆生的,生的时候脆、熟的时候也要脆。非要牵强一点的话,那就数数,上述这些东西放进去,足够八样,也应了“八宝”的数值。从颜色上考量,红、绿、白、黄、黑,煞是热闹好看,当然,成品的口感也会“丰富多彩”。炒制八宝辣子是一个看起来简单的活,但要做好、做地道还真有许多讲究。其一是选料,辣椒面要上乘的秦椒加工而成,最好是农家自己拣选、晾晒、炕烤并手工碾制的。至于其中的肉,则要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太瘦则柴,太肥则腻。而其中的咸菜,则必选俗称芥疙瘩的大头菜。这三样齐备,其它的菜蔬如红萝卜、莲菜、蒜薹、黄豆等,则可根据主观需要和客观情况随性而定,稍为丰盛即可,亦不可贪多,否则喧宾夺主。其二是炒制,先要掌握好食油的量,既不能吝啬少放,也不能用心过盛,少则干巴、多则油腻。油热后,先肉后菜再撒辣椒面,急火快炒,火候的掌握至为关键,火欠不入味、过火则焦苦。红艳艳、油汪汪、香气四溢、咸辣可口的八宝辣子,是男女老幼的最爱,经典的吃法是:把热腾腾的蒸馍掰开来,喷香的八宝辣子夹进去,红油即刻渗入蒸馍中,麦香油香肉香融汇,咸辣香窜,怎不令人馋涎欲滴。“八宝辣子”不惟夹馍吃,还可以拌面条,甚至下米饭,等等,真真是一菜多用、老少咸宜。很早前,蒲城人早已将其工业化生产,“八宝辣子”藉此走出蒲城,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饭桌。看完“乾县酱辣子”与“蒲城辣子”的描叙,肯定会觉得这两道菜肴的相似相像又相别相异:用到的食材大同小异,都是许多脆生的食材的融合,并且都升华在辣香的层面。只是酱辣子多了黄豆酱,而八宝辣子则多了脂肪;酱辣子出头的是酱香,而八宝辣子领先的是肉香等等。这两个长安西北、东北方位的大县,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创制出了这两道经典菜肴,且有着骨子里的认同感,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呢?
蒲城一角
图片源自网络
想来一是悠久的农耕历史、发达的人文况味等因素成就的讲究的饮食习俗。这两个县耕作条件较好,扎实的农业基础给饮食壮了底气,所以能够创制出较为经典的菜肴,惟其经典,才久久传承;第二个因素是较为丰富的人文历史。这两个县的历史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皇家陵园所在地,而且都是比较有影响的大规模的陵园,乾县有乾陵,蒲城则有桥陵、泰陵等四座唐皇陵园。修筑乾陵用了23年,那更大规模的桥陵用的时间肯定更长。在这几十年间,这么大规模的皇家工程,集中了大量的人力,其中的饮食因素不可忽略。要么是皇家技法外传、要么是各地饮食技艺交流融汇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当地的饮食技艺的提升起了促进作用。从这一点来讲,乾县、蒲城县的众多的出名的菜肴小吃,极有可能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创制或提升的。乾县图片源自网络其实撇开这些猜想的因素不谈,单从“酱辣子”和“八宝辣子”这两道菜肴本身的科学组合搭配与成熟的烹饪技法来看,这都是基于对普通食材的不普通的认知,是对简单纯粹的食材的升华。这就要高度赞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正是他们在生产生活生命中的深刻体会,菜有了各种文化的结晶,饮食文化当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组成。当然更要说这两个地方的人的坚守传统以及认真传承,正是一代代的坚守,才有了这些非遗级别的传承,才让千年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但没有湮灭,反而更加发扬光大。应该向这些传承人致敬,这是是一种物质的坚守,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乾县酱辣子、蒲城八宝辣子,陕菜中的两个姊妹兄弟篇,愿花开两朵更鲜艳,美味流传再千年!小陕推荐
End
编辑
骞哲主编
安娜
图片
网络
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告知
法律顾问刘陆训团队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联合运营: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中国陕菜网、陕菜学院、陕菜研究院、陕菜供应链研发中心、陕菜文化研究会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指导单位: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陕西省面食产业促进会(筹)、陕西旅游住宿业协会、北京陕菜协会、三秦文化研究会、西安旅游协会、深圳陕菜协会(筹)、上海陕菜协会(筹)
协办单位:陕味食族?油泼面、北京秦汉风韵、北京秦门陕西菜、索哥食品、深圳老碗会、深圳大秦小宴陕西菜、东莞秦关面道、张郎西北王、缘聚张宏超
友情合作:红餐网、成都海名会展有限公司、陕西广播电视台《好管家》栏目
媒体支持: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微博大V自媒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