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诸多烦恼
大多会走向同一个终点
失眠
在中国,
超过3亿人有睡眠障碍;
成年人失眠发生率将近四成;
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
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时长未达标。
※数据来自《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见够了凌晨的微光,
听腻了助眠歌单,
谁都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
可是我的瞌睡虫,你到底去哪了呢?
书评编辑部的同事们,
也没有逃离失眠的魔掌。
青青子发来她失眠系列表情包
舍予在三番五次的失眠中,做完了一本数独
舍予
这种情况说明,意识仍然清醒,睡眠遥遥无期。
舍予
这种情况说明,逐渐丧失理智,睡眠胜利在望。
张不退已经连续好几个月失眠
最近几个月经常失眠,像掉进一直潜伏在夜晚里的什么冥暗缝隙。
之前没发现这道缝,现在可是知道了。
不时有汽车在头顶开过去,轮胎和柏油马路摩擦的声音从远处驶过来,渐渐陷进脑袋里,越陷越深,像在挖沙子。
眼睛闭着或张开都是黑,又都不是黑。反复睁闭几次,眼睛就再没兴致睁开——平躺在半夜里,睁着眼,也有点太不像话。
是要吓谁呢?最容易吓到的就是自己啊。
于是闭眼,错乱的词句橡皮球一样开始在脑袋里蹦蹦跳跳:如果、假如、我、我们、也许、闭嘴……经过拆分又重构的场景不停闪现(过往的时间和空间没大没小地挤作一处),句子也在大脑里争夺空间。它们像放错位置的图说,盖在画面上面,向左缓缓移动:脆弱是什么意思;关于这个问题呢,其实吧,没什么要紧;要紧的是窗外;屋顶上还有白光呢;哨声把鸽子牵…引回来了………明天,事情,对,再不睡……%%I%……
张不退
现代都市人的失眠,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今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将推出睡眠日特别专题(3月19日纸质刊出版,北京地区报刊亭有售,新京报书评周刊公号将在3月21日当天推送专题全文),探讨睡眠相关的文化现象。你将看到:
失眠令人烦恼,却也是作家的灵感源泉
技术如何改造人类的睡眠?
玄学论睡眠:晚睡晚起还算不算熬夜?
空间与睡眠:遭遇睡眠危机的现代人,如何能拥有一方令人安睡的空间?
……
除此之外,“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还将举办一次小型的线上直播分享,邀请嘉宾与操作专题报道的记者,与你共谈都市失眠症。
专题与活动,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我们希望在活动中,能听到更多你们的故事和思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