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王先生一家过得极不开心。12岁的儿子淘淘,在玩一款手机游戏,用绑定的支付宝账户购买游戏装备,两天时间花了近3万元。看着一条条消费记录,王先生泪奔了,他很想问问,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游戏公司有没有责任。
尝试了几次搞定密码
今年2月,王先生带着一家人,回安徽淮南的老家过年。儿子淘淘,在西安上五年级,寒假作业要写50多套试卷,功课很多。考虑到快过年了,他每天督促儿子抓紧写作业,赶在过年前多完成点。
2月6日,王先生和妻子外出买年货,淘淘留在家写作业。因为作业是老师发在班级QQ群上的,妻子便把手机留给了儿子。
当天下午回家,淘淘妈妈拿过手机,查看 一看账单,王先生和妻子傻眼了,支付宝账单显示,2月5日到6日两天时间,银行卡一共被刷掉元,金额不等,有的几十元,有的上百元,仅单笔元一项,就多达37笔。
谁偷偷取钱了?银行卡被盗了?还是手机染上病毒了?淘淘妈妈冷汗直冒。夫妻俩赶紧去问儿子,儿子吞吞吐吐说出了实情,“是我玩游戏,为了升级而买装备花掉的。”
支付宝刷卡要输密码,你怎么破解的?
儿子说,他尝试了几次,就把密码搞定了。更让夫妻俩吃惊的是,儿子居然把两天来手机上收到的所有消费提醒短信,都删掉了——他不知道 一家人无心再呆在老家,2月12日,匆匆返回西安。
昨天下午,在西安北郊的家中,淘淘告诉记者,“玩游戏时,跳出来一个页面,说我没有钻了,应该去充值,我就点击进入,根据提示一步步操作。”他说,之所以删掉消费提醒的短信,主要是害怕父母发现,“我也不懂,就跟着提示操作。”
这是一款名为“海岛奇兵”的游戏,淘淘说,班里很多同学都在玩,之前他因为学习忙,没时间玩,放寒假后,有同学介绍他玩,就在妈妈的手机上下载了游戏,加入进来一起玩了。
记者昨天百度了该游戏的相关内容。“这款游戏里面的建筑需要时间完成,召集需要的兵种也需要时间,攻打别人的营地没有快速完成的通道,也需要时间,如果你想跳过这些过程,不好意思,请购买钻石。”
根据淘淘介绍,每次完成任务,可以获得相应的钻石、装备作为嘉奖,当然也可以花钱直接购买。他正是为了跳过这些过程,才花钱购买的。
这些钱,都是通过支付宝,从淘淘妈妈手机绑定的银行卡转入了手机软件商城,最后进入游戏账户。
已与游戏公司交涉
事发后,王先生和华为商城、游戏公司进行了多次交涉,希望能得到退款。
王先生承认对孩子管理方面的疏忽,但他也提出质疑,“孩子毕竟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这个游戏也是在手机软件商城上下载的,在玩游戏时,为何可以直接跳转到支付宝界面,最终导致一笔笔消费?”
对此,华为商城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此事主要是孩子监护人的责任,消费的近3万元也无法退还,“我们没法判断下载游戏的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其次,通过支付宝购买是需要输入支付密码的,孩子肯定是输入了正确的密码,才完成了消费。”
“海岛奇兵”游戏公司客服人员也表示,已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已经层层进行了上报,正在寻求一个在合理范围中的解决办法。
目前,王先生只能等待游戏公司给予答复。他觉得应该把这个事情通过报纸与更多的家长分享,也提醒家长们,对于孩子用手机玩游戏一事,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文/图三秦都市报记者宋雨实习生杨丹陈婷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手机控”“iPad控”孩子!
相信很多家长意识到,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很大。今天,我们再次用一组数据强调:电子产品对孩子危害真的很大,要玩也得严格控制时间……
孩子连续看20分钟投影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3秒(泪膜破裂时间其正常值为15-45秒,少于10秒为病态)
●平均每分钟眨眼12.67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hone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孩子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手机控”和“iPad控”的孩子
1、规定时间,对犯规有惩罚
美国硅谷的很多高管,包括乔布斯在内,他们都会限制子女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比如禁止他们在非周末晚间使用数码产品,并且周末可以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也很有限。
我们认为,孩子玩电子产品,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爸妈可以给孩子规定玩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这次按时归还,下次就还可以玩;如果这次不按时归还,下次没得玩。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
2、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园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保姆”所致。
3、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出生前,他们并不知道手机、iPad是啥物,因为父母总在一旁玩儿,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吸引父母的东西是什么。然后,他们便学着父母的样子这里划一划,那里按一按,渐渐被里面的新奇所吸引。每当父母在玩电子产品时,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会更加强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和iPad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
来源:人民日报教育新华视点综合网络
小编工资已与此赞挂钩,一赞一分钱
三秦都市报公益记者 邮箱:gongyijiz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