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大健康体检
最近,西安最大的体检机构——普惠体检因为“欠薪”,将自己送上了“热搜榜”。
多名普惠体检前员工向本刊记者爆料,由于公司资金紧张,他们已半年未领到工资。之所以称之为“前员工”,是因为在两个月前,他们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踢出了公司的办公系统。“没有人解释原因,只是互相踢皮球。”在普惠体检当护士的刘女士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体检,医院视为“附属品”的医疗项目,衍生出了各种纷繁复杂的体检项目。成了一个拥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富矿”。
据统计,目前西安约有超过16家民营体检机构,按照民营体检机构的“及格线”,按一个门店一年最低万元的营业额算,一年大约有个3个亿的规模。
“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3%的速度攀升。”陕西康成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曹大勇表示:“保守估计,西安民营体检中心的市场规模至少3亿元。”
起步较早的普惠,抢占先机,发展迅速。立足西安,自起,布局全国连锁机构,辐射全国21个城市,现有企业员工余人。称之为西安乃至西部地区的“民营体检行业龙头老大”也毫不为过。就在年,普惠体检还获得了两轮投资。
看似发展势头如此向好的普惠体检,如今为何连工资都发不出?在劳资纠纷的背后,又折射出民营体检行业的怎样的窘境?
拖延工资,绝非小事
此次引发大规模讨薪维权行动的,主要是普惠的底层员工。比如负责对接单位团体来普惠体检的销售人员,以及负责日常事务的护士,这一部分人,薪水不高,平均月薪在元左右,“一个月工资只够在体检中心里享受一次全套体检。”
“这其实是体检行业的普遍现象,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销售人员普遍工资都不会高。一旦公司的财务出现状况,最先波及的就是一线销售人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正是这群人,支撑着体检中心的日常运营,他们工作强度大,尤其是大批的销售人员,他们底薪很低,工资完全依赖提成,是体检中心里活得最焦灼的人群。
然而,最早被停薪的,却是这些整日奔忙的销售人员。早在去年12月份,销售人员的工资已经出了问题,提成扣发,只发了元的底薪。尽管如此,很多人仍然坚持工作。毕竟找一份工作也不容易。
可让销售人员们想不到的是,从年1月份开始,连底薪也不给发了。“销售部门多号人,拖欠了近半年的工资,我有一万多的工资都没发。”普惠销售员陈先生说。
起初,陈先生还能自我安慰,“毕竟在疫情期间,属于特殊情况,工资没及时发,大家也能理解。可在6月份,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我们这些人全部被踢出了办公系统。”对于陈先生而言,这如同晴空霹雳一般。
之前,还有惠普销售刘先生向记者反映,“在4月份时,在拖欠工资半年之后,公司突然宣布将月薪改为了年薪,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年年底才能拿到之前的工资。”
可刘先生每月还有房贷的压力,这种“年薪制”,让生活本就捉襟见肘的刘先生,感到了一丝绝望。
李先生告诉记者说,他们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每月15日发工资,与普惠的劳动合同期限截至年12月。公司突然单方面“毁约”,并毫无理由地将他们逐出办公系统,并非疫情影响这么简单,很可能是公司的资金状况出了问题。
在万般无奈之下,员工们自发组建了“讨薪维权群”,抱团取暖,很快就召集了近百人,里面除了销售人员还有体检中心的护士。据统计,40多人共计被拖欠工资60多万元。
就此次“欠薪”事件,本刊记者多次联系普惠体检有限公司总经理盖锦华,希望了解公司对此事的处理进展,但无法接通电话。随后,记者又联系财务部有关人员,他们均表示不便做出答复。需要等公司的统一公告。
记者在劳动南路的普惠体检中心看到,一楼体检中心仍正常营业。记者询问现场的医护人员,但都闪烁其词,并称“我们没有欠薪,其他销售人员的情况,我不太清楚。”
据莲湖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称,近期,他们的确收到了50多人反映普惠欠薪的投诉,已经立案处理。仲裁委对此次案件极为重视。“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企业深受影响,最近,此类案件也比较多”该工作人员说。
一路狂奔的普惠“急刹车”
在西安,普惠体检中心是响当当的健康体检品牌。也是西安本土起步较早的民营健康体检机构。所以,此次事件,令许多人都感到很意外,并表示遗憾。
很多人相信,普惠的确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
以健康体检产业的兴起为契机,年,普惠首先在中西部地区创办新型健康体检服务模式,短短5年之后,就从单店经营向连锁经营转变,开始布局全国市场。
最为密集的扩张,是在年到年期间,以西安为起点,发展了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天津、洛阳等21个市。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普柜年接待量超过万人次,累计为大众提供体检服务达万人次。
普惠的实力还体现在大客户方面。长期为众多大型机构团体提供体检服务,比如陕西卷烟厂、西安热力总公司、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移动陕西公司、华润万家超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万余家企事业单位。
年,普惠迎来了高光时刻。被授予了“陕西民营科技企业”、“陕西省AAA级信用企业”、中国品牌影响力(行业)十大价值企业等荣誉,
公司董事长盖锦华为人极为低调,务实。尤其是她敏锐的商业眼光,较早就瞄准了健康产业,让她很快成为优秀女性企业家的代表。早在年就当选为西安市人大代表,在年,由于其事业版图的扩张,当选为“中国品牌影响力年度人物”。
健康体检市场的“蛋糕”如此诱人,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西安体检市场狼烟四起,医院、社区诊所,纷纷涉足其中,一些风投机构也闻风而动。
年3月、10月,普惠分别获得了天使轮及A轮的投资。一家是深圳的创投公司同创伟业,另一家则是中国体检行业里“排行老二”的爱康国宾。
在资本的裹挟下,要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就得向行业老大“美年健康”看齐,普惠也开始了“圈地运动”,全国连锁店一家接一家地开。
不过,在年,盖锦华似乎已经嗅到了危机感。
年年底,《三秦都市报》刊发了一篇《普惠公司体检报告上写着正常半月后女子却查出了乳腺癌这种体检还有意义吗》的报道,给正全力扩张的普惠蒙上了一层阴影。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援引当事人的话说:“她想不通,一家连锁店开遍全国各地的专业体检机构,咋还不如一个小美容院的按摩师‘靠谱’。”同一年,盖锦华撤出了保定的分支机构的小部分股份。
年9月,盖锦华又撤出了西安康保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80%的股份,但同时,又在宝鸡投资了宝鸡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至此,盖锦华名下已达24家企业之多。
几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来。不断扩张中的普惠,终于“不堪重负”。
“相信拖延员工的工资的确是普惠的无奈之举。”一位业内人士感慨说。
健康体检是一门好生意
普惠所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整个体检行业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体检行业看似朝阳行业,但其市场竞争之大,绝不逊色任何一个行业。目前,西安医院、诊所、民营机构“三国鼎立”的格局。
其中,医院的优势较为明显。凭借着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以及完善的设备检查,医院的体检中心很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社区诊所的优势则是价格较为亲民,还能提供上门体检服务。
而民营体检机构,比如普惠、美年大健康、英伦等则胜在装修豪华,连锁化运营,检查项目套餐众多,可选择性强。但其运营成本也非常巨大。
连锁运营的痛点是,医技人员一线操作能否标准化,直接影响到体检结果;其次,如此多的连锁店,假如不购买统一的检测仪器,医院淘汰的二手设备,就没有办法做到检测的标准化。
另外,人力成本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按每家连锁店配备人医护人员计算,那么,达到家,就是一万人。其中,还包括聘请教授、主任医师、健康顾问、医疗人员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这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很多风投也纷纷介入体检行业。比如行业巨头美年大健康,研究美年健康发展史不难发现,其借壳上市之后,有了资本市场这一高效的融资手段和知名度,其并购之路势如破竹。
除了年的目标,美年健康还提出年的目标是“0家分院”,每家分院都实行统一管理及标准化服务。
随着美年健康突然发力,门店数不断上涨,后来甚至把“行业老四”慈铭收购了,坐稳了行业老大地位。之后,美年健康试图并购“老二”爱康国宾,但遭遇对方管理层及股东的强烈抵制最后不了了之。
健康体检的确是一门好生意。
在西安本地,医院的先例。比如年,开元投资以3医院,医院有限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开元投资股东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2.15%。尝到甜头后,开元投资还以3.3亿医院有限公司。
市场空间巨大,也难怪有许多券商报告,都在说体检行业具有千亿市场空间。粗略估算一下,我国每年5亿人参加体检,单次的价格为元,1千亿市场,听起来也还算靠谱。
乱象丛生,出路在哪里?
其实,并非普惠一家遭遇困境,就连健康体检行业巨头美年健康,也迎来了“至暗时刻”。
4月21日,美年健康发公告回复了深交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