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年上半年河北省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河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5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增速高于全国1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亿元,增长1.7%,增速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进口.8亿元,增长18%,增速高于全国21.3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占主导民营企业进出口逆势增长
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9亿元,增长7.1%,占进出口总值的86.5%;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亿元,增长91.2%;加工贸易进出口.6亿元,下降10.7%。此外,白沟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30.1亿元,增长2.3%。
企业性质方面,民营企业进出口逆势增长,占6成以上。民营企业进出口.8亿元,增长19%,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6.3%。国有企业进出口.2亿元,下降8.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亿元,下降8.2%。
对澳大利亚、东盟、美国、巴西等进出口增长较快
在上半年进出口贸易伙伴中,对澳大利亚进出口亿元,增长17.6%。对东盟进出口.8亿元,增长48.1%。对欧盟(不含英国)进出口.2亿元,下降2.7%。对美国进出口.5亿元,增长10.8%。对巴西进出口.6亿元,增长50.5%。对韩国进出口87.8亿元,下降15.9%。对日本进出口69.5亿元,下降12.8%。对印度进出口60.8亿元,下降8.1%。对俄罗斯进出口54.5亿元,下降28.1%。
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亿元,增长5.3%。
医药材及药品出口增长22.2%大宗商品进口量普遍增加
出口商品方面,机电产品、农产品、医药材及药品等出口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出口.3亿元,增长8%,其中,电子元件出口31.3亿元,增长33.6%。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亿元,增长1.4%,其中,纺织品出口70.8亿元,增长9.9%。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出口.8亿元,增长4.4%。农产品出口56.7亿元,增长16.5%,其中鲜梨出口5亿元,增长1.1倍;肉类(包括杂碎)出口4.3亿元,增长3.7%。医药材及药品出口47.7亿元,增长22.2%。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41.7亿元,下降4.8%。
进口商品方面,大宗商品进口量普遍增加,农产品快速增长。铁矿砂进口万吨,增加11.3%。原油进口.7万吨,增加1.5倍。大豆进口.6万吨,增加1.6倍。此外,农产品进口.6亿元,增长69.6%,其中大豆进口91.5亿元,增长1.7倍。机电产品进口83.9亿元,下降10.8%,其中电子元件进口17.7亿元,增长1.1倍;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及器具进口6.8亿元,下降13.3%。高新技术产品进口37.6亿元,下降6.9%,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进口9.4亿元,下降44%。
石唐秦廊进出口位居前四位
特殊监管区域方面,石家庄综保区、曹妃甸综保区注册企业进出口倍增。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注册企业进出口61.8亿元,增长3.3倍;秦皇岛出口加工区注册企业进出口26.8亿元,增长45.6%;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注册企业进出口22.8亿元,增长2.2倍;辛集保税物流中心(B型)注册企业进出口21.2亿元,增长11.8倍;廊坊综合保税区注册企业进出口万元,下降52.9%;唐山港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注册企业进出口万元,下降25.8%。
进出口前四位地市进出口增长较快。石家庄进出口.8亿元,增长18.7%。唐山进出口.9亿元,增长22.4%。秦皇岛进出口.9亿元,增长7.8%。廊坊进出口.9亿元,增长10.6%。上述四者合计占进出口总值的71.1%。
(燕都融媒体记者呼延世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