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90后”米粉店店主温暖南充
凌晨4点半,为防控一线送去热乎早餐
连日来,范昱辉每天凌晨为南充一线交警送去米粉。
熬骨头汤、泡米粉、制作臊子、蒸馒头、榨油干……每天凌晨4点半,南充市顺庆区锦城路的一家米粉店,便开始忙碌起来。 “90后”米粉店店主范昱辉和员工,每天都要打包上百碗米粉,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士”,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南充地道早餐。 自“8·21”南充本土疫情发生以来,范昱辉带领员工为外地援南医务人员、公安交警、社区志愿者等一线防疫人员,送出早餐余份。
“90后”之问“疫情阻击战,我能做些什么?”
范昱辉,南充本地人,大学毕业后参军,年退伍后回到家乡,创业开起了米粉店。目前,他已是4家米粉店的店长。 8月21日,南充突发本土疫情,市辖三区实行静态管理。范昱辉的4家米粉店,也按照防疫政策暂停营业。 “所有人都在为抗击疫情而努力,我能为战疫做点什么?”范昱辉思考良久,决定为一线抗疫工作者送餐。 向社区报备后,8月22日下午,范昱辉就和位店员在店里开始做准备。2日,他和店员开始为一线防疫人员送餐。 在顺庆,连续多日凌晨5点起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这意味着,所有一线防控人员,凌晨4点过就要投入工作,甚至更早。 开着私家车,运送一碗又一碗米粉,范昱辉看到了凌晨4点的南充:太多人为这座城市在努力。感动之余,他不断扩大送餐范围,覆盖了10多个核酸采样点位。 8月2日凌晨4点,他和店员为当地中城街道体育场社区工作人员送去50多碗米粉。 8月24日凌晨4点,他们将清汤米粉与红汤米粉分别装盒,加上红糖馒头和矿泉水装车,送到南充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执勤民警手中。 8月25日凌晨4点过,他们为顺庆区市场监管局下沉一线的防控人员,送去早餐。 8月25日,范昱辉联系上顺庆区委区政府,希望给外地驰援的医务人员加一道“南充味”。得到同意后,他带领7名员工通宵备料,第二天清晨点将00余碗米粉、个红糖馒头送到医务人员手里。 一勺一锅情,一碗一诚意。每端出一碗米粉,范昱辉都会说一句“谢谢!” “我们的城市生病了,所有人都在守护治愈她。我能尽到的绵薄之力,就是让战斗在一线的防控人员吃上一口热乎的米粉。”
烟火气渐归感谢社会家庭、伙伴和家人
早上起来吃碗粉,是南充人的一种饮食文化。疫情中,很多从外地驰援南充的防控人员感慨:“南充人热情、温暖,就像这碗米粉一样。” “在这个时候吃一碗米粉,有种家的味道,很感动。”8月25日凌晨4点半,南充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张洪亮吃完早餐,继续开启道路交通防控。 “真香!”8月2日上午,成医院检验科主任刘成桂吃着米粉表示,一碗热米粉让大家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充满干劲。 范昱辉也充满信心和干劲。每次送完餐,他都会把照片发到 爱在传递,在扩散。 越来越多米粉店在防控政策允许下,参与进来。由米粉店主组成的群里,大家相互鼓励,除了送餐,还有不少人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他们相信,这是南充米粉的力量,是南充人的力量。 “因为疫情,很多固定供货商都没办法供货,我们只能想其他办法去找货源。”跑市场、备餐、送餐,范昱辉每天睡眠时间不到个小时,忙得没时间算经济账。 创业5年,从1家小店到4家直营店、50多家加盟店,范昱辉打造了自己的米粉品牌。这几年来,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9月7日上午,忙完用餐早高峰,范昱辉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疫情期间,他感受到无数温暖。“向一线工作人员致敬!感谢伙伴,选择和我一起战斗,不求回报;感谢家人,尽管有各种担心,还是选择支持我!” 随着静态管理陆续解除,南充各行业有序复工复产。很多米粉店家一边坚持保供,一边遵守疫情防控政策恢复营业。 南充市顺庆米粉协会会长谢敏介绍,目前顺庆区约50%的米粉门店已经恢复营业,南充的烟火气和勃勃生机正慢慢回归……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杰赵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