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群众 > ldquo禁投令rdquo一年后

ldquo禁投令rdquo一年后

发布时间:2020-7-25 18:40:45   点击数:

年9月15日,西安市交委办公室联合市城管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4部门曾约谈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要求暂停新投放车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禁投令”。

时隔整整一年,共享单车在西安的秩序得到规范了吗?从下面这个工作通知来看,情况只怕是“不容乐观”。

前不久,西安市城管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行道车辆停放及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要切实做好人行道上共享单车停放监管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督促运营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人行道共享单车的停放管理工作;及时清理违停车辆,及时调度转运车辆,避免影响人通行和市容秩序。

今天咱们就说说西安的共享单车。

1

△年年初酷骑单车、OFO小黄车、摩拜单车陆续进驻西安图/网络

年新年伊始,以摩拜、ofo小黄车为首的众多共享单车品牌以迅猛之势进驻西安,道路两旁整整齐齐摆放着的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甚至成了城市一景。市民们享受着互联网共享经济带来的红利,“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大家公共出行的意愿,政府层面虽然没有公开背书,但对这种“绿色经济”呈现出默许的态度,实属难得。

△停车场收费员整理在街边乱停放的酷骑单车图/看看新闻

然而好景不长,“共享经济”的另一面显露出来。各共享单车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不顾一切地加大在西安市场的单车投放数量。很快,西安城区“车满为患”,道路旁停放的车辆远超市民的实际需求量。加上私自破坏严重、乱停放导致道路通行受阻等问题,共享单车成了新的“城市病”,甚至影响城市形象。

在这个问题面前,便有了“禁投令”的出现。

△公交站牌下乱停放的共享单车图/网络

共享单车在西安的“失控”,固然有运营企业的原因。资本是有“原罪”的,而“规模化”又是互联网经济的大前提,他们必须不计投入地投放车辆来抢占用户,才能朝着自身的经营目标迈进。同时,由于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共享单车出现大量的损坏和乱停放问题,加剧了这个“城市病”的滋生。

△路边停放的共享单车图/网络

在这个大背景下,年底西安出台了《西安市鼓励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读了文件才发现,原来共享单车的管理部门还真多。其中核心的几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在《指导意见》中都有明确:

市交通局负责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负责把控投放总量。

市城管局负责制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管理标准。协调各区(县)、开发区指导人行道共享单车停放管理。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加强自行车道通行秩序整治,负责和市城管局共同指导停放管理;负责事故处理工作;负责自行车交通的组织与优化,完善道路标志标线。

市公安局负责对恶意破坏、偷窃以及故意扰乱经营秩序等行为的查处。

这些监管部门的职责履行得如何?到今天为止,共享单车大规模进驻西安差不多一年半时间,市民对共享单车的口碑已经发生了逆转,乱停放、破损率高、超量投放等问题凸显,新“城市病”被媒体频频提及,“禁投令”已经出台一年时间,之前的问题不仅没解决,路上反倒又多了不少蓝色和绿色的新车辆。很显然监管部门的工作是不能让人满意的,问题出在哪呢?

答案只有一个,效率低下。

△共享单车停放专区并未解决乱停放的问题图/网络

2

还是要辩证地来看这个问题。说实话在去年监管部门的工作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禁投令”出台前,城管部门就曾多次约谈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要求加强整治乱停放问题,摩拜、ofo小黄车等运营企业也相继拿出专人巡查、文明手册、信用积分、智能停车点、电子围栏等多项措施来改善;9月中旬,城管局又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九禁投八禁停”等17项停放管理标准及措施,共享单车“失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禁投令后虽然部分企业仍有私自投放的情况,但城管部门第一时间出手干涉,投放的车辆最终被收回,避免了局面的恶化。

△拒绝退市的享骑共享电单车图/华商网

但好景不长,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先是被明令退市的共享电动车品牌享骑,公然无视禁令一直“活”到现在;随后在今年5月,新品牌“哈罗单车”在未向交管部门备案的情况下,悄然出现在城区不少路段,而且这几个月来其在西安的投放量不降反增,运营方以“用户从周边城市骑来的”当做说辞来规避禁投令。

△新品牌共享单车被“鸡贼”地违规投放在三桥区域图/网络

8月中旬,新品牌“青桔单车”一夜之间在西咸交界的三桥投放了几百辆新车,没几天这些车子便“进了城”。陕西都市快报曾就此采访青桔单车的运营方滴滴出行,没想到人家毫不避讳,不仅直接承认进入西安市场,甚至宣称要扩大投放,真的是不把“禁投令”放在眼里。

△滴滴出行工作人员称将在西安加大共享单车投放量

新来者堂而皇之地迈进了门,用的还是打擦边球的低劣手段,而我们的监管部门又做了什么?约谈?督促?

啪啪啪,在“禁投令”面前,打脸之声此起彼伏。

3

为何我们一再强调政府监管的重要性?看看共享出行领域的“大哥”滴滴出行就知道了。

△滴滴在乐清血案之后的道歉图/滴滴官方微博

从出生开始,就在资本的推动下野蛮生长,一味地强调企业的规模增长,直到接二连三的悲剧之后,企业才开始自我反省创业的初心和价值观是否出现了问题。创始人程维也在前些天的道歉信中承认,激进的业务策略让自己失去了敬畏之心。

尽管如此,滴滴出行“停止夜间服务7天”的所谓整改,仍然惹来一身非议。滴滴真得深刻反思自己了吗?有很多声音觉得这是滴滴通过给消费者带来不便而绑架舆论,与监管部门讨价还价的手段而已。否则为何停止服务的时限设为了7天?有本事无限期停止,到整改完毕为止。

这就是我们需要强调政府监管的原因。一步慢、步步慢,最终当滴滴这种公司成长为行业寡头、有了支配市场能力的时候,政府的监管效力将会大打折扣,这是非常可怕的。

站在资本的角度上看,政府的绝大多数监管政策,都是企业发展的阻力,而此时具备“议价”能力的企业,又会多大程度上完全服从政府的监管呢?这个时候消费者要求出行安全、政府要求城市秩序,又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

△厢式货车夜幕之下在西安街头投放青桔单车图/三秦都市报记者李佳摄

共享单车不像网约车,大概率不会出现司机性侵杀人这样的恶性事件,但互联网企业的“资本基因”是相通的,面对共享单车的“失序”,监管部门万不可重蹈覆辙,不能让共享单车行业再出现下一个滴滴。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西安市场上监管力度严重低下、执法公信力遭到无视,我觉得享骑、哈罗和青桔的这几下打脸一点都不冤,是该让一些部门清醒清醒了。

解决办法其实一点也不复杂:罚就完了!

让你退市你不退?违背禁令新增投放?新品牌违规入市?城管局全部查扣!不光要对实物资产进行处罚,还要对违规企业进行重罚。

《指导意见》里明确,交通局、城管局、金融办、交警支队、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多个部门都参与共享单车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如果真心想要上监管力度,我相信上面随便哪个部门都能找到正当依据罚到运营企业肉疼,让他们不敢再犯,但为什么就是没人做呢?

我只能认为这是不作为了。

4

曾有一位城管队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出执法者的无奈:“管理条例上只是明确了单车应该在哪放不能在哪放,却没有明确如果违规停放应该怎么办怎么罚,所以只能以引导劝诫为主,执法非常困难。”

△西安城管队员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秩序图/网络

交警方面虽然也是监管方之一,但因为共享单车的停放地点大多是在道沿上,根据规定,并不归交警部门管辖,只能在执法时如果看到有市民将单车放在了马路上,进行劝诫。

西安目前对于共享单车的监管体系,漏洞从政策层面就开始存在,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执法者“无法可依”,这是多么尴尬的局面,“帮助”企业大大降低了违法成本。加上城管局在执法环节不及时、不果断、不强硬,使得整个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从享骑电单车、哈罗单车,再到青桔单车,这些企业在不断试探监管部门的执法红线。如果不对违规企业进行重罚,那么现在街上违规投放的单车,是不可能被清理完的。就像不处罚丢烟头的人,烟头永远捡不完是一个道理。

△图/新华社

管理共享单车问题,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企业完善运营机制、更不能依赖用户文明素养的提升,我们的监管部门也应该制定完整的、有效的规范机制来进行引导、约束和管理。多手抓,每只手都得硬。

旧的问题还正在解决中,新的搅局者又闯进来。以市交委、市城管局为首的西安共享单车监管部门再不提提神加把劲儿,真不知道这摊子要如何收场了。

作者:瓶子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大家在读的热文

西安:请用烟头革命的干劲来一场垃圾革命

西安“限犬”一月,你被收走的狗过得怎样

寻找西安的法桐王,记录陪伴我们长大的树

西北大学真的衰落了?来自一组数据的观察

生存调查|我们和西安名环卫工聊了聊

数据|西安市民今年给王永康反映了啥问题

观点|陕西历史博物馆应当迁至省政府大院

期待|西安地铁第三期规划获批进入倒计时

医院要北迁?我们找到了蛛丝马迹

闪爆24小时后,我走进了撤离后的“无人区”

背锅侠|西安环保局“10年禁车令”的槽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qz/989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