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特点 > 李旗语写给窗外那片灰蒙蒙的长安

李旗语写给窗外那片灰蒙蒙的长安

发布时间:2021-5-12 19:02:09   点击数:

我渐渐就安于我的现状了,对于我的孤独,我也习惯了。总有那么多的人,追寻一些甜蜜温暖的东西,

写给窗外那片灰蒙蒙的长安

李旗语

和几个朋友去喝酒,席间觥筹交错,我们互相揭短,扯谈到high。其实当我们自high的时候,老板正准备打烊,他看我的眼神,比对待在饭店里吃霸王餐的人还有杀气。

没有夜生活的西北政法新校区,位于长安最南端。就这样。喝大以后我没有像原先那样几个傻子坐在路边把谈话继续下去。元旦三天假,人都散了,就像黎叔N年前说的那句: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宿舍六个人,现在只剩下三个。对了,还有三只仓鼠。我害怕晚回去的时候,他们都像大帝那样耸着香肩,耷拉着脑袋说一句:天亮了。

和他们喝酒时令我又想起往事,想起浑身瞎疼的那一年,很想朝那一年喊一句:你丫混的还好吗?

那年我们都像一帮傻子。我学文科,在所谓的市重点,父母的同事朋友一听脸上都挂着一抹抹深感喜悦的鄙视。夏天到来的前几周,自己当时已经很像现在的寂寞党了。干点什么都懒得去。特别宅,放了假就不下楼。拒绝那班家伙一次次:“今晚我请你通宵”的邀请,他们问我为啥,我说:就是不想去。他们又告诉我,你去网吧看看,咱们半个班的都在那。那我更不去了,明天全班人都睡觉,谁给老师面子?总得有人在书桌上坚挺着。

其实也不全是。其实我是想第二天上课能干点别的,看几本装13的小说,写点东西,这就是我的高中。我相信,哪个高中都有这么一群人,读小说,写字,听点摇滚,特别文艺,可是后来发现到处都有同路人,且个个自以为与众不同。尼玛其实本来就是一二逼青年,何苦呢孩子?

有些事在当你过一两年再回首的时候,其实再平常不过,甚至觉得当时的自己很愚蠢。但是你才十七八岁,人生的任何时期,我想比不上这个时候迷惑。有时候觉得你自己很牛叉,很伟大,有时候无缘由幻灭。可能,这就是成长。

昨晚睡得早。依稀记得有人用我手机给我爸发短信了,这还是我早上起来发现的。发的是新年快乐,我爸提高警惕地回了句:怎么,又没钱了。于是有人就和我爸周旋:不是,您老想多了。早早睡吧。早早睡,早早睡的我昨晚反正是有点记得不太清了。只好今早再郑重补上一句:新年快乐,给我爸,也给所有昨晚被我发短信的人们。新的一年来了,至少让我们有一个快乐的祝福和憧憬。

去年暑假,是近年来的最爱。彻底粉碎了“暑假还能干嘛,宅是永恒的”这个主题。以往,家里的电脑是M的内存,装的还是xp,你信么,我用这种机子玩无双3,一点都不卡,今年换了电脑,牛X到玩孤岛危机开最高画质,个别场景微卡,但是我不跟家里宅了。作为一个痛恨文艺青年的文艺青年,我得趁着大好时光旅旅行了,17岁,怕什么事情,哪怕天天,如果能活下来,我也会无时无刻的扒废墟救人。救到自己累死,哪怕自己是超级玛丽,被仙人掌扎到屁股,也不会喊痛。背上包,走吧。

于是在高考完的第一周,我就走了。不记得自己第一次坐火车是在什么时候了。反正火车站,就是乱。车不到站,人群不散。如果非要给我硬硬扣上一顶文艺青年的帽子,我还是说不出我面对人群有什么可以感慨“人们紧握票根,失意或得意的踏上归途,或是征途。你在人潮汹涌的站台上,目光扫过无数陌生的面孔,不由地……”这样的词儿,我能拽上一本书,我会这么写,但我不想。

在车上,我照样没文艺。我所做的就是睡觉,实在太困了,想起班里的那个小女生,经常会问我一些很幼齿很奇怪的问题。朋友曾建议,你把她发展成粉丝算了,我说,我没这么大能耐也没那么多耐心。假如此刻她坐在我旁边,她肯定会问,外面的景色让你想起了什么?我会说,让我想起了我要睡上一小会儿。如果没有满足她的文艺思维,她肯定还会接着问,那你在梦中想的是什么?

这也要说吗?梦始终是梦。旅行本身并没有让人回忆的太多。怀念的只是旅行中的人或事。

去年这个时候。我像个傻X一样上着高三,但那时候也还是有快乐的。只不过遗憾的是那时并不知道这一点。等知道这一点的的时候我已经离开高三很久了。

大学生活没有想象的好,也没有传说的差。至少自由了,就是华莱士在伦敦的审判广场上大喊出的那个东西。这我就已经很满足了,相比于以前的日子,现在有基友,有DOTA。除了妹子,生活基本也已圆满了,至少能想睡到几点睡到几点,能在六点钟爬起来写这么大一段话,喝大了之后明目张胆地踹开宿舍门,能点着烟坐在电脑前,写一些自己都看不太懂的话。这……可能就是自由。

现在,我很想可以对着窗子,对着窗外那片灰蒙蒙的长安,大吼一句:ihaveadream了。

我上了大学。但大学至少到目前还没能上我。我写这些东西也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当然,也为了缅怀。

李旗语,男,九十年代生于陕西安康。爱好音乐,写作。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于《小作家》,《小学生作文报》、《西部散文》、《延河》、《人民铁道报》、《兰州晚报》、《西安晚报》、《太原晚报》、《三秦都市报》、《安康日报》等,多次获省市级文学奖。高中阶段开设报纸专栏。部分作品入选《中学生优秀作文》、《陕西青年散文选》等。现供职于西安市公安局。系陕西省作协会员。

  

下午六点半

李旗语

嗨,我说老板,我是你今天下午第三十二个客人,在我来之前,已经有三十一个客人享受过你的臭脸了,面对我,你不打算换个脸色吗。

我明白,在我来之前,你已经对着那该死的显示屏发了两个小时又二十一分钟的呆,发现有两对情侣在厨具区接吻,三个小孩偷拿了两包方便面,一个落魄的中年男人拿起一个玩具看了又看……又是一个无聊的下午,一群无聊的顾客,你甚至幻想发生一起抢劫案,可能都远比这操蛋的日子来的要好些,既如此,不如我陪你说说话,权当解解闷。

现在是下午六点三十二分,我一个人在小卖部里捏碎了第三包方便面。对面的女孩子手里拿着一本瓦尔登湖,眼神却一直看着窗外的雨,我知道,她有一段想讲又不想讲的故事,我也有。

第四包面我只用了三分钟,现在是六点五十五。我看了看外面的雨,又看了看桌子上的书。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无论你怎么闪躲犹豫,该来的总是会来,正如我,等一会依然要登上那辆迟来的公车。

六点五十七分,再过不久我就会离开这里,外面看起来很冷,是因为雨吗?躲了一辈子雨,雨会不会很难过?

昨天是贰零一五年的十月十三日,我决定约她在这间小卖部里见面。可是我等了很久,她都没有来,这才想起自己好像忘了通知她。天色渐渐变暗,甚至下起了大雨,原来在一个人难过的时候,连天气预报也变得格外准。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出门必看天气预报,尤其是像我一样的同龄人。我顺手把伞送给了旁边被雨困住的女孩,她感激的眼神让我觉得心虚,我知道雨天最容易因为这种借伞的事情发展出各种恋爱的关系,她又长得这么漂亮,我可不能给她借到伞的机会。

回去的路比我想象的还要长,雨顺着我的头发流进了我的眼睛,眼睛涩涩地很不舒服,但我很开心,起码这样就不会有人看到我哭过了,我可不想被人当成诗人或者风火眼。

然而今天我又来了,等一个注定不会出现的人。就像等一艘不会靠岸的船。

嗨,老板,看你年纪也有四十出头了,在这四十年里,总有些事是你不愿再提的,或者有些人你不愿再见面,所以你现在大概也能理解我的感受吧。

七点零三。距离我们约好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钟,看来她今天依旧不会出现,没有什么不会过期的约定,正如我右手第三排架子上的那袋话梅。

对了,她很喜欢你们家的草莓奶昔,如果以后有下雨天,希望你能替她留一个,毕竟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我给不了的温暖,至少食物还能够给她。

我身后的那对小情侣正在吵架,争吵的话题居然是男孩望着货架上的那袋薯片,而没能及时回答女孩的一句话,我想,那袋薯片一定也有很多的故事,但我应该没有机会去了解了。

七点二十四分。老板,下雨天的生意总是这么冷淡吗,在没有顾客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想起那个曾经陪你淋过雨的她。我曾在新闻里看过这座城市的很多场大雨,心于是变得愈加谨慎起来,就像一座久经风雨的钟再也无法发出清脆的长鸣,突然间就感到了悲伤,原来我已经连冒雨奔逃的勇气都没有很久了。

大概再过几分钟,我也会忘掉一些东西。就像晴天里被忘掉的一把雨伞。就像我忘记了昨天,今天,今后即将过去的每一天,忘了你。

忘记了雨伞,以后的下雨天,就无处藏身,无处可以躲避的了吧。

不过还好,兴许以后再也没有什么雨天了。

所以我说,老板,这斤爱情真的就不能便宜一点吗?

  

评论链接

迎风奔跑的青春

——李旗语散文随笔阅读札记

胡坪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李旗语属于“文二代”,他的母亲李小洛是位优秀诗人。小小年纪便开始接触文学,大量阅读,后来再爱上写作……这一切顺理成章,也是迟早都会发生的事。

有人说:“孩子起初只是父母的一个影子,但总有一天他们会从这影子上站起,长成自己”。一切外因是温床,是沃土,也是内因发生的催生剂,从作文被老师在班上当做范文阅读开始,李旗语就开始了他的写作试水之旅。集中阅读他近年来的散文随笔作品,你会发现,在文一代硕大的背景墙幕之下,这位年轻的90后文学青年已悄然长成,而且,李旗语就是李旗语,有思想有锋芒,他不属于任何一位同龄的写作者。

李旗语的散文随笔是青春年华的追风记录和思考。作者虽然只是西北政法大学一名在校大学生,但诉诸笔端的文字却已经透出了深度思考和激情倾注,其温度恰如青春面颊,其色彩恰如少年梦幻,其姿态也正像长发迎风,它们混合一起,生动地呈现了青春少年成长中对生命的好奇欣喜和对未来的憧憬焦虑。这个时期人是一个难得调和的矛盾体,但于写作却是无限潜力和巨大张力,所呈现出来的一切正是青春岁月最鲜活的见证和最美丽的定格,多年后无论作者还是否还喜好文学是否还热爱写作,这都是最好的致青春方式,都是自己赋予生命的最好馈赠。

看看作者在作品的一些句子吧。“元旦快乐,虽然这个秦岭以南,没有暖气装备的小城,冬天并不温暖,天空也多是雾蒙蒙的一片,但我们的生命是蓬勃的,我们的青春是翠绿的,我们的心像大海一般宽阔而蔚蓝。”(《元旦快乐》)“当年的愿望,现在已经能慢慢地一一实现,但毕竟,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愿望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实现,是最最美好的;延迟实现的愿望,就像发霉的蛋糕,仍旧甜,但会带着不祥的苦涩和寡淡。”(《十六岁的蛋糕》)“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看到行走的时间,他疾步如飞。”“搭上叛逆的末班车,成了一个喜欢翻白眼唱反调的怪孩子。”“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我的高中我的梦》)。“这样的一本书,这样一群生命在红尘中的翻转挣扎,我们分明在其中看到的是自以为身在局外其实早已陷入其中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分明能在其中找见自己那缕灵魂和影子。”“那些曾经努力要‘破’的人,当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后,同样成了‘立’的守旧者,同样想要灭掉那些要‘破’之人。这才是最深刻的悲哀。”(《这猴子不是那猴子》)

这里面有些作品是作者在紧张的初中和高中学习期间写的,尽管透着本应有的清澈纯真和懵懂稚气,但期间处处可见作者的率真和坦诚,尤其是字里行间的那股子灵气和思想的锋芒更为可贵,有些作品里充满了强烈的思辨色彩。可想在ABC、方程式及魔兽之外,在命题作文之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写作和思考自觉,作者应该是他们同龄人当中的“先知行觉”,是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中的“清醒者”。

李旗语的散文随笔跟他的年龄及现在的生活一样,自由随性,多姿多彩,想象丰富,诗意盎然,既有少年青春特定的“生命之轻”,还有他自己作为文学青年的“生命之重”,活脱脱一个在文字里迎风奔跑着并思忖着的青春少年。

《亲爱的火车》大开大合,收放自如,“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能让人感觉到微微发凉干燥的空气是如何在夕阳的余辉下沉默地抱紧你的灵魂。破落的站台,不平的水泥砖,生了锈的火车皮,到了尽头就只凝聚成一个小点的铁轨,偶有三两飞鸟划破灰色的天空,绿色的树和黄色的矮房和我隔著重重叠叠的风。”敏感而细腻的情感里,有着浓郁的诗意,还有着超出年龄和经历的沉思,比如:“孤零的小站,稀落的人群,有怎样也走不出人类构筑设计的感觉。从未发觉自己原来就隶属于这么庞大的擅于约定成俗的种群。是人,又非人。”“是啊,没有理由。只要有火车,还要什么理由?只要火车还在往前开,就一定能够找到新东西。”虽然有些许迷茫,些许迟疑,些许无奈,但有“亲爱的火车”,时间和欲望无法阻挡,生活无法阻挡,前面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新东西。

《我的高中时代》一气呵成,启承转合全在真实高中生活的节奏之间,嬉笑与焦虑,欢乐与无奈,历历可见。对我这个没有上过高中的人来说,看后陡增了些许遗憾来。“搭上叛逆的末班车,成了一个喜欢翻白眼唱反调的怪孩子。”作者是幸运的,脱离高中生活后及时为自己以及那个年级的高中生活“树碑立传”,“现在进行时”的感觉是后来多么高超的技艺表达都无法弥补的。为此,我们祝贺李旗语写出了这些散文随笔,真正地做到了边走边唱。在这篇文章里,让人惊奇的还有就是结尾:“而今我身处另一座城市大学的校园,站在比那座大山更远的地方,回头望,却是连那座大山也看不到了。”那么淡定从容,那么深沉含蓄,干净利落的结尾让人体味到了高中的生活悠长回味,也巧妙地道出了自己走出高中步入大学的身心蜕变。

作者的散文随笔题材比较广泛,远远突破了校园的象牙塔和家庭等小天地,将笔触伸向了广泛社会生活,写火车旅途,写历史人物,写新闻事件,写读书感悟,有意无意间都将自己经历的世事人相,或许是记忆的斑驳碎片,都融入在篇章、段落和字句里,成为青春的箴言,生命的注解,审美的生活。《亲爱的火车》将现实和回忆,风景和世事,客观和主观穿插融合,形成了一股带着温度和色彩的意识流。《诺贝尔的囚徒》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td/12130.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