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文明办的工作安排,5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于6月6日在陕西省咸阳市举办。
高度重视,认真筹备
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咸阳是首次承办“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和咸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以市为主、省上把关”的原则进行分工合作,从2月初开始,陕西省文明办和咸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即建立了协作机制,省文明办、咸阳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负责人先后5次碰头开会专门研究修改活动方案,有关细节修改不下百次。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庄长兴亲自指导、审定活动方案,出席并全程参加发布仪式。咸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活动筹委会,市委书记岳亮为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俊民,市政府副市长孙亚政为副组长,并成立了办公室,下设协调组、会务组等7个职能工作组,全面统筹各项筹备工作,要求整合组织全市优质资源,办一次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的发布仪式和现场交流活动。一是认真学习经验。组织工作人员赴上海、钦州、宣城、南通等地交流学习,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反复讨论研究活动方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二是搞好顶层设计。制定整体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制定了时间节点和工作安排表,倒排工作进度,明确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量,确保活动每个细节到位,确保活动筹备高效、精细、有序进行。三是抓好节目制作等各环节落实。安排部署咸阳电视台全力配合这次活动节目编排工作。为使活动如期顺利举行,还制定了接待安保工作方案,召集志愿服务、医疗救助、公安消防等各个部门的专项工作协调会,对相关工作做了细致安排。
原创小品《再伺候你二十年》,演绎孝老爱亲好人计宗英的感人事迹。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明办和咸阳市委、市政府的精心组织下,社会各界人士多人以及呼秀珍、卢效平、陈海燕3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上榜“身边好人”、各级道德模范代表,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现场讲述好人的感人故事,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道德盛会。组建咸阳本土专业编演团队,深入挖掘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的故事,创作了以孝老爱亲好人计宗英为原型的小品《再伺候你20年》,从她17岁嫁入孙家开始,除了要操持家务,还要精心照料比自己小6岁的小叔子孙豆豆。与照顾正常人不同,她照顾双目失明的小叔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吃饭需要把饭菜配好,头发脏了需要帮忙洗,衣服破了要缝补,老人坚守信念“只要自己有一口气,就有小叔子一碗饭!”有效升华了82岁老人计宗英无怨无悔照顾盲人小叔子62年的“嫂娘”事迹。以两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提名奖获得者呼秀珍老师为原型创作了情景剧《耕耘者》,生动展示了一名人民教师52年来,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缺过一节课,没有放弃过一个调皮的学生,没有收过学生一分钱补课费,无私奉献教育事业的光辉形象。她不仅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同时注重家风家教传承,她从军从警的两个女儿都是行业标兵,家族成员中有5人成为各级劳模和道德模范,家庭成为“雷锋式家庭”,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整台活动在舞美设计、灯光运用、访谈区规划、节目形式、内容的安排上充满咸阳本土气息,赢得了现场观众一次次热烈掌声,很多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现场观众被好人事迹感动。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礼遇好人,形成导向
活动前期,咸阳市文明委出台了《咸阳市帮扶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实施意见》,倡导社会各界结合实际品读好人故事,践行好人精神,切实做好礼遇好人、礼敬好人、礼赞好人工作。在活动主会场及周边,我们设立了巨幅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风采展示墙,铺就了百米红地毯,每名参会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佩戴红色绶带,接受少先队员敬礼、献花,集体签名,为好人宣读致敬词,赠送《道德传家宝》,会场全体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领读《好人倡议书》。活动现场,陕西步长集团向咸阳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基金注资0万元,另有咸阳市城投公司等17家爱心帮扶企业现场向咸阳道德模范基金捐资40余万元,用于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加强宣传,广泛参与
按照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的整体要求,从6月2日到10日,调动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地方有影响力的报纸,每天宣传1至2名中国好人事迹,为活动提前造势升温。活动当天,安排陕西省广播电视台、咸阳电视台在活动现场进行电视、网络视频直播,通过中国文明网、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以及陕西文明网、陕西传媒网、西部网、咸阳文明网、咸阳新闻网等开设网络直播页面,发布现场视频、图文,积极利用“文明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