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广告 > 微型小说电话

微型小说电话

发布时间:2021-6-23 18:21:24   点击数:

作者:金琳

二十年前,城市家家开始安装上了电话。有一次,一个离开父母去了另外城市工作的儿子,在给父母亲打电话时,他的母亲去客厅接电话,光滑的大理石平铺的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撒上了一点水,她急着接电话,没有注意脚下,慌张中跌了的仰面朝天,把一条腿摔骨折,受伤的母亲为了不给在外地的儿子增加心理负担,一直到康复后,都没有告诉儿子。

这个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名叫庆佳,半年后,他休班回家,才知道了母亲为接他的电话受伤之事。那时候座机电话才开始普及,只是发了财的极少数人才能够花一两万元钱买个大哥大,一般人都买不起,更不像当今这样手机普及。庆佳在回单位之前,他向父母做了一番交代,告诉了以后他给父母打电话的规律。

打座机电话,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让电话铃声多响几秒钟,让对方有充足的时间到电话机前接电话,最讨厌那种电话响了一下或者两下,就不再响了,或者过了很长时间才又响起来的电话,那样的电话,给人一种莫名其妙或者难得其解的思绪。

庆佳休班回到单位后,每到周末,仍旧像从前一样给家中的父母打个电话。他不去公用电话亭,而是专门到一个距自己单位较近的安装了座机电话的小卖部去给父母打电话。那小卖部的电话除了小卖部的人自己用外,很少有人去那里打电话。庆佳每次去那里打电话,到了之后,拿起座机电话听筒,拨通之后,迅速放下,一两分钟后,再拿起电话听筒,按下重播键,才开始打电话说话。他的这个做法,就像上面提到的多数人讨厌的那种接听电话的情况。

有一次,一个去小卖部买东西的人,看到庆佳打电话怪怪的,待庆佳打完电话走后,他好奇的询问店主人:“那个年轻人怎么打电话和一般人不一样啊?”

小卖部的店主人听后说:“他呀!你是不知道,真是个孝敬的儿子!因为从前他父母亲为了接他打的电话,曾经摔倒骨折,他知道后,回来再给父母打电话就开始这样啦。”

“这是什么意思呢?”

“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问了他,才知道是他和父母亲的约定和对父母亲的告诫。”

“什么约定?”

“那就是你刚才看到的那情况,让电话响一两声,放下,再按重播键,这样给了他那远在几千里外的父母往电话机前走的时间,估计他的父亲或者母亲已经到了电话机前,他才开始和父母亲通电话;他这样做,看上去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是,一片孝心寓于在等待父母走到电话机前的那几分钟之中啊!”

“你的话很有道理,儿子的一个电话,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亲期盼的事情,那短短的一两分钟等待父母亲去接电话的时间,除了一个儿子的孝心外,也凝聚着浓浓的亲情。”

“那是,那是,几千里外的电话那头一声铃响,虽然不能代表回家看看,最起码免去了父母很多思念,每一句话,都能让千里外的父母心中温暖甘甜。”

买东西的人向小卖部门口走着,边走边情不自禁的回头又向店主人说了一句:“真是个孝子!”

金琳,西安市退休者,近退休时第一次投稿被刊登后,至今在一些报刊杂志(纸质)和一些网络平台被采用发表诗、文多篇,80多万字。纸质报刊:《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陕西电视报》《西安视报》《做人与处世》《文化人物杂志》《八小时以外》《家庭之友》《家庭》《新聊斋》《故事会》《中国老年》《夕阳红》《金秋》《读者》《意林》《爱人》《莫愁》《知音》《小小说》《中国妇女》等,网络平台:《今日作家》《花露文学》《蓝天文苑》《新长江文学》《兰亭诗社》《浅墨诗社》《乔雨诗会》《凉城文苑》《望安山文学》《运河浆声》《灞水两岸》《荆楚作家》《西府文学》《西岳文化》《辽宁文学》《南北文学》《华文原创小说》《红烛诗刊》等;被纸质发表的文章曾经被有的报刊转载,现在是(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

注:本作品经作者授权华文号独家代理发布,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报刊选稿刊用及其它用处,请直接联系作者或平台授权,同时注明作者署名及(来源:华文原创小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gg/1230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