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就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诸多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举措和意见,是西部大开发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增强版和升级版,为西部大开发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且提供了遵循。
1.《意见》的发布,为陕西、西安带来了以下利好消息:
《意见》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加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合作互动,促进成渝、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支持甘肃、陕西充分发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由此可见,陕西、西安将会肩负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任,同时获得新一轮发展机遇。
2.“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二十年以来,西安市紧抓国家实施重大战略的机遇,以建设追赶超越为目标,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初期,也视为关键时期的-年阶段,此阶段西安市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发展科技、教育、特色经济及优势产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后续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时期则是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建设期。在这一阶段,西安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同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体制与机制建设,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年以来,正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转型期。这一时期,西安市着力破解城乡居民收入低、城市化水平低及经济外向度低三大难题,推进建设经济强、科教强与文化强的西部强市,为实现全面小康夯实基础。经过上述三个时期,西安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全面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市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3.西安市为迎接新政策和新机遇的到来,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牢牢把握发展机遇:
结合西安市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建设背景,笔者试从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文化管理、生态管理、关系协调等层面试析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西安市政府职能定位,以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西安市城市建设的持久活力。
首先,有效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把握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构想的先后提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新趋势,赋予了丝绸之路以新的时代特点,这对于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上的西安而言,意味着其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而,政府必须进行科学高效的经济管理才能充分把握丝路机遇,实现西安崛起。其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及优惠政策。市政府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中央政府的倾斜政策,结合西安市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及其优惠政策,着眼于弥补西安市工业、金融等产业发展短板,优化产业布局;其二,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鼓励、引导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到高速公路、通信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等西安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交通运输、能源及通信领域试点股份制形式融资,积极吸纳国际资金,尤其是丝路沿线国家的资金;其三,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协作。积极引导西安银行、长安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推动建设金融发展研究中心、金融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及人才培养基地,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国际金融合作委员会和定期举办丝绸之路金融合作专题论坛增进沿线国家金融交流。其四,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西安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庞大,必须完善国有资本的监管与授权经营体制,培育具有实力的市属国有集团公司改建成为资本运营公司,推进相关部门与所属国有企业脱钩,实现政企分开,使国有企业充分融入西部开发的建设当中,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其次,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政府引导+市场机制+企业竞争”的西部开发模式中,市场机制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而市场秩序的监管和维护、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则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近年来,西安市场化程度快速提升、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监管成为检验市政府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其一,应建立健全现代产权保护制度。产权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首先要落实产权主体和责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建立并完善归属清晰、职责明确、保护严格及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逐步扩大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覆盖范围。其二,确立与维护市场规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充分运用地方立法权制定配套法规,主动引入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确立及维护市场规则,严厉惩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及平等保护市场竞争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自愿平等的市场交易规则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其三,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将市场中介组织从政府中剥离出来,合理划分政府与中介组织的职能和角色,消除对中介组织的行政管制,不再直接干预中介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其内部事务,转而强化对中介组织的政策管理和监督,并为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法律框架。其四,完善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收集丝路沿线国家的行业、产业及企业信息,制定企业投资目录,重点办好西恰会、丝博会等国家级展会,推动建立西安丝绸之路海外投资咨询服务中心,引导咨询机构在沿线国家设立办事处,引导各类中介组织举办多种类型的经贸洽谈会、信息发布会及商业论坛。
同时,有效发挥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此前,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西安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等战略规划,西安正处于国家战略叠加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此刻,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其一,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和持续培育西安交通区位优势,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交通运输黄金通道,加大资金投入航空港、保税区、公路港及铁路港建设,适时发展丝绸之路旅游专列及国际货运班列,完善道路沿线的配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其二,完善户籍新政配套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准入政策,完善人才新政、“双创”新政,在就业、安居、医疗及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做好保障,合理规划和配置图书馆、公园、交通等公共资源,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其三,培育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引导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制为社会组织,培育和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鼓励社会组织承担竞争性及营利性的社会事务,加大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努力实现政府管理方式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其四,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在发展教育、医疗、环境治理、社区与治安管理等方面积极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产品供给中,引导各类资本踊跃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推广PPP模式,引导更多资源投入社会公共事业,共同建设“大西安”。
并且,充分发挥文化管理职能,挖掘文化资源优势。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壮美雄奇的山水自然文化、颇具实力的现代文化以及深受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