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简介 > 把沉淀的厚爱释放出来

把沉淀的厚爱释放出来

发布时间:2020-11-12 17:57:55   点击数:

编者按:

作为陕西日报传媒集团最大子报刊的三秦都市报,在年元旦迎来创刊25周年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三秦都市报的创始人,原陕西日报副总编、三秦都市报总编、老诗人宋桂嘉激情澎湃,写下了长诗《把沉淀的厚爱释放出来》,写出了“三秦人”的情怀、媒体人的精神,其中包含的真情、大爱和浓浓诗意,亦是秦岭诗社同仁在创作中应该学习和传承的,故在本平台予以转发。

《三秦都市报》国庆五十周年珍藏版

把沉淀的厚爱释放出来

——献给《三秦都市报》创刊25周年华诞

宋桂嘉

(一)

25年前,

《三秦都市报》扬帆起航,

我有幸成为最早的船员。

协同一群战友和热血青年,

合力升起远航的风帆。

用心血作为动力燃料,

用智慧充实新报内涵。

旧模式逐渐予以汰换,

新思路转化为新的容颜。

内容多彩适时配发,

版面新颖显现美观。

发行量覆盖关中城乡,

影响力辐射陕北陕南。

曾荣获省委亲切祝贺,

也得到广大读者鼓励称赞。

创刊四年后我离开三秦,

而三秦报一直伴我身边。

细读重点报道,时有热泪盈眶,

翻阅栏目编排,感到入行入眼。

看到人才济济我深感欣慰,

一度有人胡折腾令我极为愤懑!

也为我当时没有放胆改革的魄力,

心有内疚,心有不安……

25年来,我与三秦报的那份情啊,

就这么牵连不断,不断牵连,

无情岁月不曾将它冲淡,

一直在心里深深沉淀又沉淀!

今天,我使劲内调出来,

编织成一串载道传情的语言,

献给我心中的《三秦都市报》,

祝贺它来之不易的25华诞!

《三秦都市报》25周年华诞致读者

(二)

三秦人有自己的理念、气度、习惯。

办报纸需坚守一条红线(生命线)——

扼要说就是“接地通天”四字箴言。

因地气氤氲,地脉强健,

我们能深掘广纳新闻资源;

因天是旗帜,天是指南,

得之引领,确保方向不偏。

三秦人不在意加班加点,挑灯夜战,

干新闻那可是职业习惯,家常便饭;

三秦人不畏惧辛苦劳累,出力流汗,

个中自有花香鸟语,诗韵蜜甜。

年轻记者入伍履职,

自然不那么熟悉老练,

工作中出现差错谁都难免。

出了问题,我们一不推诿,二不抱怨,

头家们惯于推功揽过,把责任首担。

对己从严,对人从宽,

有温度的批评,比重罚“解馋”。

保护记者的尊严和锐气,

是头家们始终恪守的理念。

因为实践一再得出结论:

有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

人们的积极性首创精神,

也会来自内心的温暖。

(三)

三秦报是一片新垦的沃土,

也是一片寄托希望的耕田,

一群有文化的青壮“农民”,

倾心作务,精细经管。

那蓝天白云下散发的泥土味儿,

真个是又香又甜,能养心保肝!

那一群文化“农民”,

以笔杆作锄犁,

用汗水来喷灌。

踏着时令的节拍,

一环紧扣着一环。

在风调雨顺的年头,

那精神“食粮”哟,

真是年年丰收,岁岁高产。

文化“农民”将全部劳动成果,

奉献人民,送交国库——

这是他们最真挚纯净的心愿。

那怕是一股微不足道的力量,

助国人牢牢端住咱自家的“饭碗”!

本诗作者宋桂嘉的诗集《心声与脚印》

(四)

有人说三秦报是新闻界“黄埔军校”,

我以为这是高调而善意的戏言,

实事求是说:他是个不可小觑的人才摇篮。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三秦报摇篮也同样循规运转。

25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三秦报人有多次进出,岗位有多次更换,

接力棒精神不失承传。

调整到大报的,被当作中坚骨干。

留在原位的,依然为担当而酣战。

走向社会的,满怀底气自信,直奔那天高地宽!

有的在报业建立功勋,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行使宪法赐予的权力,分享人民大会堂拥有的庄严。

有的成为受人敬仰的学府教授,

登台讲授“学子攻读与祖国复兴”的逻辑关联。

有的当了媒体的社长、总编,

传三秦基因,守正创新,谱写时代新篇。

有的成了著名作家、诗人、摄影师、画家,

才气横溢,名声远播,作品广传。

有的甘作当代“山寨大王”,

在秦岭腹地,坐镇一方驰名遐迩的绿水青山。

有的意想不到成为制作小提琴的工匠,

居然会演奏世界名曲赢人点赞。

有人摘取中国新闻一、二等奖光环,

引多家媒体对三秦报刮目相看……

三秦报摇篮里走出了众多俊杰,

让三秦人欣慰自豪,为三秦报增光长脸。

今天的三秦摇篮,正聚集一批实力派人才,

他们志向高,悟性强,视野宽,

他们求卓越,不张扬,重实干,

在大好时代岁月里,

正践行着伟大的平凡!

我羡慕他们,更相信他们:

一定会拥有辉煌的明天!

有人眼眶太高,固守形而上学观,

说什么三秦报矮身矮个小版型,

撑死也只有大报的一半。

我说呀,一块金条胜过千百快泥砖,

世界上所有的不凡,都来自平凡。

大有大的局限,小有小的无边。

近年来,三秦报人少有悠哉悠哉的清闲,

谁肩头不压着千斤重担?

乐在疆场唱大风,抖着豪情迎挑战。

他们坚持同心同向同力,

做到立行立改立办。

在经济下行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取得显著成绩,扭转了被动局面。

在报业转型中狠抓多媒体融合,

为跨入全媒体时代写了一页序言!

25年啊,这是绝好的黄金年时段,

三秦人又站在新征程起点。

掌舵人登高望远,众船员听令而战,

决心开足马力,把准航线,

在百舸争流中争雄夺冠!

不忘来路,不忘开端,

奋进中不妨回头看看。

要走向未来,要获得梦圆,

除了释放自身潜能,

有必要听听历史的指点!

在结束此文之际,

让我再次把三秦人高歌咏赞:

你们像一棵棵白杨,志在参天。

像一匹匹骏马,奔驰草原。

像一朵朵葵花,向阳旋转。

像一垄垄碧波,涌向海天。

前进吧,三秦人,特别是那一群青年,

时代给你们铺开了大道,

人民为你们鼓满了风帆,

太阳,那辉煌高悬的太阳,

必将在你们心中灿烂!

—END—

诗美好,歌向上;读时代,写人生。

编辑:穆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jj/1055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