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上方蓝字“版话儿”快速 全省新闻出版业稳中求进
陕西是出版大省,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资源得天独厚、独树一帜,工作基础扎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新闻出版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追赶超越和“扎实加强文化建设”要求,积极落实文化强省战略,抓管理严把出版导向,抓质量力促精品生产,抓融合推动转型升级,加强导向管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精品出版战略,倾力打造特色品牌,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导向管理成效显著。强化出版选题引导,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备案制度,近年来每年审批出版物选题及出版图书均超过一万种,为繁荣发展全省出版业、巩固壮大全省意识形态向上向好态势奠定了基础。
精品出版成绩斐然。多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年度入选数量稳居全国前五名;近30种出版物入选国家级重点出版物、主题出版物;30多个图书品种在国家出版三大奖评选中获奖;3种报纸6次入选全国“百强报刊”,6种期刊11次入选“百强期刊”;《华商报》荣获近两届全国都市报30强;《小哥白尼》期刊入选年、年全国优秀少儿报刊推荐名单。
红色出版独树一帜。立足陕西省红色资源优势,全省出版及列入出版计划的红色主题图书近种,近20种红色题材图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资助资金0多万元,位居全国第一。
服务群众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省“每年一届、历时一月、延续全年、惠及城乡、倾斜基层”的“三秦书月”活动中,组织全民阅读活动多场,捐赠图书万余册,发放“三秦阅读卡”10万张;对全省多个农家书屋实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开通了基于农家书屋的“乡村有书屋” 推进书香陕西建设
新闻出版战线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肩负着贯彻宣传工作方针、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中央决定把新闻出版划归党委宣传部门管理,并对加强出版管理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提出了新要求。陕西省新闻出版战线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领域改革发展,打造精品力作,深化全民阅读行动、书香陕西建设,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文化保障。
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进陕西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守住立场、守住根脉、守住底线,紧跟时代步伐、大胆解放思想、勇于破解难题,不断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坚定导向引领,在主题出版上下功夫。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出版传播,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加强规划引导,做好主题出版,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充分挖掘利用好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深化红色主题出版,推动全省红色主题出版不断做大做强。优化出版结构,在加强原创出版上下功夫。立足专业定位,优化过分倚重教材教辅的生产结构,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努力形成原创品牌和独特标识。鼓励创新创造,大力实施优秀原创现实题材文学出版、优秀儿童文学出版等重点工程,发挥出版对创作生产的引领作用,推动更多优势资源向出版领域聚集。树牢精品意识,在提高出版质量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把质量要求贯穿出版生产传播全过程,在选题策划上精心论证,在编辑加工中精心打磨,在印制生产环节精心把控,切实提高出版物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
坚持双效统一,持续深化出版领域改革。陕西出版业要强起来,必须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始终与时代同向同步,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突出社会效益,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加强对出版单位、新华书店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有关要求,探索完善出版发行单位社会效益考核办法,把社会效益优先的要求融入企业经营理念、体现到企业章程和各项制度之中,着力构建双效统一的出版发行体制机制。适应时代发展,丰富网络出版渠道。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推出更多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和多终端传播的原创数字出版产品,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新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重点培育一批内容与技术深度融合的骨干企业。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出版单位实现机构融合、业务融合、资源要素融合,建立数字化环境下内容生产传播一体化机制。
坚持服务群众,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群众关心什么、喜欢什么、盼望什么,不断改进工作的形式、内容、载体、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持续深化全民阅读。常态化开展“书香三秦”“红色阅读——文学陕军进高校”“众筹读书、分享快乐”“车轮上的图书馆”等阅读活动,让更多好书好刊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制定《陕西省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出版物补充更新,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使农家书屋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建立省市图书馆对口支援帮扶县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图书馆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各类赠书公益活动,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
全力办好书博会 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时隔21年,书博会再度牵手陕西西安,充分体现了中宣部对陕西的支持、关心与厚爱。办好第29届书博会是全省新闻出版系统的政治任务,是一项光荣使命,是一个宝贵平台,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展示陕西追赶超越崭新面貌、彰显陕西文化深厚底蕴、提升城市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书博会紧扣“礼赞新中国书香新丝路”主题,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聚焦我国图书出版业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有机融入陕西特有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丝路文化,突出融合共享理念,致力打造中国书业风向标;突出互动性、参与性,支持现场交易,调动出版单位和读者积极性;创新办会手段,完善网上书博会功能;万元“惠民购书优惠卡”发放工作正在抓紧进行,确保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首次设置项目集中签约环节,让全国出版行业在展示展销的同时,也有项目合作的收获。
本届书博会得到全国兄弟省区市和新闻出版界的鼎力支持,共有来自全国的1余家出版发行机构参展,主会场总展览面积达到6.6万平方米,预订展位近个,预计展出图书超过12万种,展览规模为历届之最。我们将在中宣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拿出决战的精神、决战的干劲、决战的作风,努力把第29届书博会办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引领发展、双效统一的出版业盛会,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责任编辑朱丽娜
二审刘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