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记者李琪通讯员戴进军刘莉整理
时间:年3月3日
地点:湖北黄冈市
记录者: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翟芝群
2月21日凌晨接到电话,22日出发支援黄冈,到今天我来黄冈已经12天了。说实话,志愿报名时是满腔热血、义无反顾,但到达战场后也有过担忧和彷徨。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有过失眠,想念我的大宝棋棋和二宝伊伊,想吃牛肉面和婆婆做的家常便饭,那些生活中最平凡的点滴,成了我战“疫”时最甜美的回忆。
报到的第一天,因为患者较多,我们需要立即投入战场。我申请承担最艰苦的夜班。有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很快,虽然我已是工作10年的“老护士”了,也做足了“对付”新冠肺炎的各种功课,但还是担心因环境陌生、不熟悉物品存储位置、新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情况影响工作效率。但当我一走进病区,我就感受到了来自队友们的种种关怀,来自郴州的护士弟弟、妹妹们和我交流他们穿隔离衣的经验;来自长沙的同事为我准备了已经擦好洗手液可防雾的防护眼镜;来自株州的同事带我了解病房环境布局、物品摆放位置……顿时,我的担忧烟消云散,坚信自己的工作很快就可以得心应手。
夜班是医护人员最艰苦的时段,却也是患者最易出现病情变化的时段。特别是重症患者,危急情况可能随时发生,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一方面是精神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是体力和意志力受到极大考验。戴着厚厚的几层口罩感觉严重缺氧、头会剧烈疼痛,套着三层手套的手指屈伸不自如,防护眼镜压得鼻子、眼睛刺痛。我问一个护理同仁,穿隔离衣适应吗?她说很难受,但她还说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她坚定的语气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湖南的医院,一起很团结、很棒。
因为在工作中接触了患者,我们自己也成了潜在的被感染对象。从上班的那天起,同事之间便不能再走动了,除了上班,其他时间都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哪儿也不能去。服务员会把饭送到门口的桌子上,然后自己领取。
但我没有感觉到孤单,因为我身后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我。科里的几位姐姐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