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傍晚,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办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健委、天河区政府、番禺区政府、白云机场、广铁集团、市疾控中心负责同志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情况。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会上表示,疫苗第二针超过8周再打也没有问题,效果是一样的。
“
记者提问:广州从昨天开始暂缓接种疫苗,这对那些需要打第二针的市民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对市民接种疫苗有什么意见建议?
张周斌表示,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暂缓接种新冠疫苗的个人预约和社会接种,主要是从人力统筹、避免人群聚集造成交叉感染、抗体起效时间对疫情防控的作用三个方面来考虑的。
人力统筹:
首先,尽快扑灭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开展核酸大排查,对密接、次密的甄别、追踪、转运、流调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参加,才能够确保防控措施加速。
而大规模的人群接受新冠疫苗接种也需要大量医务人员参加,才能够保证接种安全。“而两线作战很不容易,所以,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战中,先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扑灭疫情,然后再调整资源,把医务人员转换到新冠疫苗的大规模人群接种当中。”张周斌说。
避免人群聚集造成交叉感染:
第二方面,在目前的形势下,减少人员聚集也是疫情防控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近一段时间,市民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非常高涨,很多人没有预约到也跑到现场排队,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聚集。
在个别接种点,这种聚集的情况还非常严重。为了避免这种人群高度聚集的情况,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感染风险,所以也需要进行调整,暂停疫苗接种,集中力量进行核酸检测。
抗体起效时间对疫情防控的作用:
第三方面,从接种疫苗到产生抗体,让人体产生针对疾病的免疫力,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是说今天接种了疫苗,明天就有免疫力,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个体差异会有所不同,肯定不是短短的一两天、一个星期就能够产生抗体的。
因此,近期着急去排队接种疫苗,对于抵御疫情感染的风险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就暂缓了个人预约和社会接种。”张周斌表示,“但是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岗位的团体预约和集体预约实际上并没有停止,仍然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区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辖区的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实际接种情况,向区防控办提出申请,获得同意之后再实行有序的集体接种。”
“昨天的新闻出来之后,很多市民有很多疑问,最担心的就是错过接种时间会有什么影响。”张周斌说,“国家目前推荐的新冠疫苗第二针接种时间是在3周以上、8周以内,实际上是希望大家在完成第一针之后能够尽快完成两针的全程接种,是为了能够尽快产生免疫力。但是,超过8周再接种第二针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一样可以让我们的机体有效地产生抗体,完成全程免疫。”
张周斌表示,国家制定的新冠疫苗接种规范里面也很明确地写到,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在8周内完成全程接种的,后续只要完成第二针次的接种就可以了,不需要“补种”,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一样的,不受影响。
“我想,大家可能最顾虑的就是这个原因,这样解释我希望能够保障有顾虑的市民能够安心。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不仅仅是市民个人的强烈愿望,也是我们要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的需要。所以,目前没有办法预约接种的市民不要担心,等到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我们会尽快恢复大规模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张周斌说,“现在疫苗接种全是信息化的,针对已经完成第一剂次还没有完成第二剂次的市民,会在恢复个人预约社会接种的时候优先安排接种第二剂次。”
张周斌表示,在目前的阶段要再次呼吁:
“
所有市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不能够放松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最重要的是不要聚集,尽量减少聚餐的次数,特别是在核心区、警戒区之外的市民,很多人可能还是觉得离自己挺远,自己是挺安全的,因此呼朋唤友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
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把疫情防控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减少聚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尽快地扑灭这次疫情。
目前,广州市正在开展大规模人员新冠核酸检测工作。从5月26日核酸大排查开始,截至6月1日12时,广州全市核酸大排查累计检测样本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万份,已发现阳性16例。
羊城晚报资料图
不少街坊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参加了街道、社区的核酸检测,但是却没人告知核酸检测的结果,这是为什么?社区核酸检测“混采”和医院的“单采”有何区别?社区街道为什么要采用混采模式?
哪些人推荐单采?
南都医院检验科一探究竟。
广州大规模核酸检测为何要采用混采混检?
随着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推进,核酸检测的机制、流程也不断细化优化,现阶段的核酸检测主要分为两种——单检和混检,那么什么是单检?什么是混检?
医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李珉珉主任介绍,单采,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的采集拭子放到一个采集管中。
混采包括“五合一”“十合一”两种模式,是将5个人或10个人的采集拭子放到一个采集管中,检测结果为阴性时,混采样本均视为阴性,代表混检的5个人或10个人都是安全的;如果出现阳性,相关部门会立即对该混采管的5个或10个受试者暂时单独隔离,并重新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核,再确定这当中到底哪一个是阳性。
5月31日下午,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广州此轮病毒有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疫情防控要跟病毒赛跑,核酸排查须加量加码、快而不乱。
目前广州社区街道大规模核酸检测均采用混采模式,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混采可以大幅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检测效率最高增至10倍,实现多筛查、早确诊,争取早一分钟发现病人早一分钟隔离,减少传播,节约社会成本,及时阻断疫情传播。
混采检测技术可靠吗?合规吗?
“五合一”“十合一”混采检测技术可靠吗?合规吗?
年7月2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的《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年8月17日颁布的《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均对混采检测流程作出详细指引,包括样本采集、标本送检、实验室接收、检验结果处理、检测后样本处理等一系列操作。
“单采管和混采管大小不同,保存液的量也有区别。基于前期大量基础实验研究结果及实践操作证实,混采保存液体积的增加对弱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无影响。”
李珉珉主任表示,随着国内防控经验的提高,混采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新冠核酸检测中广泛使用的疫情防控筛查方法。在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多个地方将此方法用于全人群大范围的核酸检测工作,对于提高整体筛查效率,尽快尽早发现阳性病例具有重要作用。
“在阳性率极低的情况下,10合1混采检测技术是非常高效的。例如:去年青岛市5天内完成千万级的核酸检测,5天找到零号病人,5天之内排除社区传染;新疆喀什地区10天内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单次全员核酸检测覆盖人口超万。几天之内完成上百万份标本检测,背后都得益于这项技术。”
哪些人群推荐单采单检?
值得一提的是,特定人群推荐单采单检。上述通知特别提到,新冠病毒核酸10合1及5合一混采检测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快速筛查低风险人群,在人群总体阳性率较低(0.1%)时更为适宜。但是对于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重点区域人群等高风险人群检测,建议采用单采单检。
另外,在医院做核酸检测需要网上预约,采用单采方式,一般第二天可以在粤康码、穗康码、国务院客户端、自助打印机等平台查询到核酸检测结果,医院可以打印中英文纸质报告单。“单采单检出结果快,如若有市民有离开广州到外地出差工作等情况,医院或相关检测机构做核酸检测,以便正常出行。”李珉珉提醒道。
我参加街道社区核酸检测,却没人告知核酸检测结果?
5月下旬起,广州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包括越秀区、海珠区全域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重点区域。不少羊城街坊表示疑惑,我参加了街道、社区的核酸检测,但是却没人告知核酸检测的结果,这是为什么?
李珉珉主任对此作出解释。她表示,医护人员现场核酸采样后,会交由有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病毒检测。经过核对信息、取样、留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检测、判读、审核等多个步骤完成核酸检测。“目前许多地区正在开展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工作,上传数据量较大,经卫健委平台审核后,显示在穗康、云康等结果系统上需要时间。在检测结果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并不会通知到个人。如检测结果显示5人混采样本中有阳性样本,一般24小时内会对这5人重新复检,以保证检测的有效可靠性。”
广州中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刘志辉表示,大规模筛查时结果通常有延迟,一般检测样24小时没有收到阳性结果反馈,当次检测结果为阴性。
有市民反映,同一个社区测核酸,结果出具时间也不同?这是什么流程导致的?刘志辉分析,同一天同个社区测核酸,采样后会可能会分配给不同的实验室检测,不同的实验室每天的接检能力和运输距离有所不同,最终会导致结果出具的时间不同。
医院单采结果比社区混采出得快?
医院两天出结果,社区核酸混检结果却迟迟未出。对此刘志辉表示,核酸检测报告时间受样本量、转运时间、信息流的完整度和检测方法学影响。
在医院单采样本的信息与受检者为唯一对应,在完成检测后能迅速定位到每一个体,结果能迅速反馈,从而节省大量时间。
而混采样本往往为一对五、一对十的关系,在完成检测后需要先还原样本信息,再对应到个人。如遇异常结果,还需要对该混采样本内的所有个体重新采集、检测才能定位到有异常的个体。
此外,在医院检测送检过程距离近、耗时短;社区送检一般为大批量送检,可能距离比较远,时间比较长。医院的结果出具比社区快。
广州核酸检测能力如何?
从5月26日到6月1日12时,广州核酸大排查检测样本万份,其中第二轮检测样本万份,已发现阳性16例。如此大规模的核酸采集、运输、检测链条,是怎样一个流程?
在医院,患者预约核酸检测和采样后,样本会送至检验科PCR室,每天安排七个时间段进行检测。截至目前,该院核酸检测总量已达44.3万人次,日检测样本量最高可达管,实现了正常状态下核酸检测样本送达实验室后4小时内发出报告。“医院信息系统在与省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实现报告审核后直接上传至粤康码。”李珉珉主任介绍。
据悉,经过近1年的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医院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均能开展核酸检测,有足够能力自主地应对全市大规模筛查。
此前,广东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透露,截至年4月,广东全省共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按照单采单检计算,单日最大检测能力万人份(混检日检量可过千万份)。全省医院、医院、疾控中心具备独立核酸检测能力,实现全省县(区)级检测能力%全覆盖。同时,在检测机构中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实现分时段、错峰采样。还建立了广东省新冠病毒检测信息平台,提供网上支付、推送检测报告等服务。
广州市民:要想核酸采样完成早,“葵花码”先备好近期,广州开展重点区域
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
想要少排队,检测更快捷?出门前记得先扫“葵花码”
▼
01:08具体咋操作?
下面教你一图读懂
▼
受检人前往信息登记区域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