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历史 > 公厕旁为何可以经营便利店人民资讯

公厕旁为何可以经营便利店人民资讯

发布时间:2024/12/19 11:39:49   点击数:

「本文来源:西江都市报」

位于桂江一桥西桥头的公厕,一部分为厕所,另一部分被用作经营便利店。本报记者谢韵摄

本报讯(记者谢韵)“为何占用公厕的公共资源作商业经营?”日前,有市民对在桂江一桥西桥头公厕旁经营便利店的做法提出质疑。对此,梧州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厕是我市探索“以商养厕”的其中一个试点。

8月20日上午,记者在桂江一桥西桥头走访看到,此处设置的公厕一部分为蹲厕和残疾人专用厕所,另一部分则为管理间。据观察,该公厕的管理间已被当作便利店,出售饮料、烟酒等日常用品。经营该便利店的郑先生表示,他和其他公厕管理员的工作一样,负责该公厕的日常清洁和管理,然而工资则是他通过便利店经营所得,并非由政府部门支付。“因为公厕附近有一个游泳场,所以一般只有夏季生意会好点。”郑先生表示,依靠经营便利店,他每个月收入多元。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家住御景名城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桂江一桥西桥头有公厕以来,公厕旁的便利店就一直存在。“便利店的经营者看似也是负责管理公厕的,平常也能看到他清洁公厕”。对于在公厕旁经营便利店是否侵占公共资源,陈女士则表示不清楚。市民黄先生认为,只要符合规定,公厕旁经营便利店并无大碍,而且此处有便利店,确实能方便一些去游泳场的市民。

随后,记者就该问题咨询了梧州市环卫处。梧州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厕是我市“以商养厕”的一个试点。几年前,我市开展“厕所革命”,一批新建的公厕出现在街头和公园。为了破解因经费不足导致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厕所管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年底我市学习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的做法,通过“以商养厕”来进行公厕管理。即公厕采取“厕所+门面”模式,建设厕所的同时增加部分门面,将门面以较低价格或无偿租给商家及管理人员经营,由他们自行支付公厕的管理、维护、清洁等费用,并对公厕进行监管。这样一来,既可减少环卫部门的支出,也能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ls/161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