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历史 > 陕西人竟这么潮5000多年前或已喝上啤

陕西人竟这么潮5000多年前或已喝上啤

发布时间:2016-9-19 21:44:06   点击数:

陕西人竟这么潮?5000多年前或已喝上啤

年前的面条,年前的鸡蛋,年前的饺子,年前的鱼干,多年前的烤肉串......古代吃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食品遗存,酒也是其中一种。说起酒,陕西人最不陌生,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何地都会要上几瓶啤酒应应景。▼今天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酒”这个历史悠久的家伙,还有跟它一起顽耍的朋友们。

两千年前的“西汉酒”

下图左边那一瓶绿色的液体正是年前的“西汉古酒”。你一定会问,这酒怎样是绿色的呢?

年,在西安北郊枣园1处西汉初期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大型凤钮鎏金铜锺。在搬动铜锺时,考古人员发现里面有液体在晃动,打开密封的器盖以后,在场的人都“醉”了:原来铜锺里面的液体居然是翠绿色的酒!(发掘简报称其“酒香浓郁”)

经鉴定,液体重达26千克,其中酒精含量为0.1%,还含有酒类基本组成中的微量物资,被肯定为酒。这是迄今我们知道的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古酒。另外,酒中铜的含量高达毫克,这些铜离子应来自盛酒的铜容器,这可能也是酒色泛绿的缘由之一。

汉朝人喝甚么酒?

中国古代的酒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然发酵的果酒、酿造的食粮酒和蒸馏酒。果酒在原始社会中已出现。后来,古人又将谷芽——蘗(bò)用于酿酒。谷物经过蒸煮(即糊化)可以培养出曲霉。有了曲,食粮酒遂正式问世。所以,那西汉古酒应该是食粮酒,而蒸馏酒到元朝才从西方传来的。

「酒店图(四川成都新农出土汉画像砖)」

彭卫在《秦汉时期的饮食》中讨论了汉朝的酒,指出:文献和文物数据所记录的汉朝酒类有以下18种:酎酒、酝酒、助酒或肋酒、米酒、白酒、黍酒、稻酒、秫酒、稗米酒、金浆、青酒、菊花酒、桂酒、百末旨酒、椒酒、柏叶酒、马酒、葡萄酒……

由于酒醪中酒精浓度到达20%以后,酵母菌就不再发酵,所以酿造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8%左右。因此汉朝的食粮酒一般度数比较低,但是度数低酒就容易酸败变质,因此即便是皇室宗庙祭祀所用的好酒,也是容易酸败的。这时候,就要追究主管大臣“太常”的了。

如果穿越回汉朝,怎样约上三五知己饮酒?

饮酒,是得看身份的事。

若你穿越成了西汉诸侯王,固然可以开party纵情畅饮。但是,要是穿越成了布衣百姓,那就对不起了。由于汉朝民众饮酒是受限制的,法律严格规定“诸三人以上无故群饮者罚金4两”,即制止三人以上的宴会饮酒。当国家有“喜大普奔”的喜事时,身为平民的你,才能和酒友喝个痛快。可是,这喜庆的日子的日期是指定的!而且是五日以内的宴会!可见,在汉朝饮酒可不是为所欲为的事情。

「宴饮图(南密县打虎亭二号号墓)」

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的一项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的考古研究人员称,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米家崖遗址发现了年前酿制啤酒的证据,这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早酿酒证据,说明中国古人可能早在年前就开始享受喝啤酒的乐趣。米家崖遗址是什么?

据了解,米家崖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西岸,南北长约2.5千米,宽约0.5千米,是黄河中游1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距今大约有5千年至6千年。该遗址清算发掘面积达平方米,清算出灰坑个,房屋基址5座,陶窑2座,发掘骨器和石器余件。《西安米家崖:新石器时代遗址年考古发掘报告》对该遗址4~6年考古发掘成果进行了客观而详实的介绍,并将所获遗存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半坡4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及客省庄文化。酿造啤酒的证据

考古研究人员称,古代的中国人在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年)就已开始酿制啤酒了。他们在米家崖的两个窖穴里发现了与制酒相干的器物,包括阔口罐、漏斗、小口尖底瓶和可移动的灶,年代测定为介于公元前3年到公元前年,通过残留物的科学分析,从中找到了啤酒酿造的三个证据。

「米家崖遗址发现的用于制酒的漏斗」

①研究人员对淀粉颗粒的残留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很多有明显的缺坑(和通常产生在啤酒酿制进程中的情形相仿);与之前的发现符合。

②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小米和大麦。(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大麦传入中国的时间比先前认为的时间早了年。)

③通过化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残留物中包括着草酸,我们认为其可能来自于草酸钙——也被称作“啤酒石”——是酿制啤酒的一个副产品。

年前的啤酒口感如何?

负责该项研究的斯坦福大学考古专业博士生王佳静表示,在米家崖遗址发现的酒原料有黍、大麦、薏米,还有少许根茎作物。这酒其实是中国历史记载中的“谷芽酒”,即利用发芽的谷物制成的酒,喝起来可能是甜甜的。听说还有啤酒厂商来找她,希望能得到这个配方并把这类啤酒制作出来。「米家崖遗址发掘出的陶瓷炉灶残片」

说到这儿,你想不想尝试一下这类“酸酸甜甜”的古代啤酒?汉朝土豪们的饮酒器

既然西汉时期的酒都能保存下来,那肯定就会有酒器。这不,汉墓里可是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酒器呢。今天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卮(zhī)”。

卮是汉朝经常使用的饮器,其中玉卮最为珍贵,是汉朝皇室贵族最爱好的酒器,多在重要场合使用。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一件玉卮(亦有称之为“玉樽”的说法),以整块新疆和田青玉制作,器璧很薄仅厚0.25厘米。

南越王墓出土一件铜框玉卮,是应用镶嵌工艺的实用饮酒器。由9块青玉片嵌在鎏金铜框上制成。与卮相配的有一个漆木盖。出土时,铜框玉卮上裹了很多层丝绸,可见当时就是一件珍罕之物。

除玉卮,南越王墓还出土有金釦漆卮、银卮、金釦象牙卮,其中象牙卮采取了针刻填色的工艺,是一件匠心独具的针刻线画牙雕精品。

是不是大吃一惊,作为老陕的你,再连这些不知道就白喝了这么多年的酒,不是吗?不过,适当喝点酒还是对身体有点好处的。来源悦U

小天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ls/243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