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历史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0牛衣古柳卖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0牛衣古柳卖

发布时间:2016-11-4 22:35:38   点击数:

新芽

散文

诗歌

小说

杂文

主编推荐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便猜想,同县长住在我们村,肯定也和避难有关系。这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是一九四四年占领河南的,但一个国家公职人员,一县之长不随军撤退,怎能一个人携家带口,擅离职守的避乱民间呢?只有一种可能,便是一九三八年的花园口决口,一时间天崩地裂,黄浪滔滔,泽国千里,遍野哀鸿,同县长再也顾不得许多,带妻携雏,夹裹在难民群中,逃命去了。当此之时,哪里还有政府,哪里还有军队,但见中原大地,水头追着水头,黄汤赶着黄汤,哪里有一片干土,哪里便是家了。迁徙流转,这才在邙山深处,找到了这个依然安静的小山村?

终于可以驻马歇鞍了。

《我与世界》第一部

《我的起源》之“槐荫村落”五

牛衣古柳卖黄瓜(下)

由此又推及,卖菜的老王家,也许不是山东逃荒的,而也是花园口逃难的难民,豫东人的口音和山东人的口音很相近,我们豫西人如何分得清楚呢?只是同县长毕竟是官员,得风气之先,携家眷逃了出来,老百姓便多半只能为水中鱼鳖了。老王家的妻子儿女全被大水冲走,只有他九死一生一个人逃了出来,落脚在我们的小山村卖菜为生。

然而,在那战火纷飞,灾祸频仍的乱世,哪还有一处属于安宁的山村?一九四四年,大概秋季吧,日本兵仓皇渡过了黄河,将他们那高头战马拴在了我们村的古槐下。这当儿,日军的败势已成,再不敢学着在山西那样的杀人放火,反而把村中大点的孩子扶上他的战马玩耍,妄图以此种安抚来延缓他们即将到来的覆亡。

至于同县长是何时从我们村离开的,我这里不得而知,总之是第二年,抗战胜利,日本人投降了。

不过没有几年,解放战争又开始了。

解放军攻打洛阳,我们的这个小山村重又是一片惊慌。

那时候,我们这里的人对解放军所知甚少,依然叫八路,人们纷纷传说八路过了黄河,说话时,一个个瞪着圆鼓鼓的眼睛,口中避讳着八路二字,只用手势比出一个八字来。

“听说没有?”便用手指伸出八字比划着,“说这个已经过了黄河了。”

大战前夕,因为我母亲曾经领着我进过一趟洛阳城。洛阳城大街小巷,尽是穿黄衣服的兵,路边架着数不清的机关枪。

战斗便不久打响了。

每天都有国民党的散兵败到我们村里来。有的就是本地人,在我们村里有亲戚,村里人围到这人亲戚家,争相打探着:

“咋样?还顶得住不能?”

那人惊魂未定:

“我看不行了,八路的炮火猛得很,破城就在这几天了。”

听得一房子的人直着声:“啊,啊!”

这家亲戚就是我五奶。我也挤在厦房的人堆里。

有一次,我奶奶领我到岭尖棉花地里摘棉花。地边的田堰下有个看麦窑,窑口堆着晒干了的包谷杆。忽然,包谷杆刺啦啦响了起来,奶奶走过去,原来小窑里躲着个伤兵,见了我奶奶连叫大娘,说他几天没有吃饭了,能不能给他碗饭吃?我奶奶用包谷杆重新把窑门堵好,悄悄的一天三顿领着我,给他来送饭。过了两天,我和奶奶再去送饭时,看麦窑空着,人不知哪里去。想是吃了两天饱饭,身子有了劲,走了。

没多久,洛阳解放。

当解放军第一次来到我们村子时,全村人一齐跑了。

人老几辈,经历了太多的战乱和搔扰,军阀,土匪,形形色色的各种兵,都曾到过我们村,每一次,村里人都要躲到村外的沟里和坟地去,大家把这样的躲避叫“跑反”,意思是凡来搔扰的兵,都是造反的,其来由,可能和古代的农民造反,比如李闯王等有些关系。这次,解放军来了,村里人照例都到沟里和坟地“跑反”去了。

只有我爷爷没去“跑反”,他一个人坐在称作小屋的那间房子里。爷爷六十岁上下,一把花白胡子。解放军一进门,看见了我爷爷,便老伯长老伯短的叫起来,问村里人哪去了?说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和老百姓是一家人,说老伯你能不能把乡亲们叫回来,开个会,把解放军的政策给大家说一说?

我爷爷听了,想了想,说行。

他就向着地中间的坟地大声喊:

“都出来吧,不用怕,回来,都快回来!”

这一天,就成了我们村解放的头一天,那是一九四八年的秋天。

解放后,老王家依然卖菜。

老王家住在张家场,比张家住的还要低一台的沟畔一孔破窑里,窑里有个土坑,窑门是木棍和包谷杆扎的柴门,窑门前是上下沟的小路,立陡立陡,只有抄近路的年轻人才从这儿走。平时,几乎没有人进他窑里来闲坐。

有一天,大伙忽然想起来,这几天怎么没看见老王家卖菜,他门前的锅灶上也不冒烟了?下去一看,老王家死在炕上了。

老王家终于没能赶得上土改。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六日於悟道轩南窗下

附1、作者简介:

匡燮,原名郭匡燮,河南孟津人。年出生于邙山深处一个叫西小梵的东沟村,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初中时开始发表作品,后辍笔。中年重拾旧业,专事散文创作,有散文集《野花凄迷》、《无标题散文》、《悟道轩杂品》、《记忆蛛网》、《菩提树下》等数部。有多篇散文被选本编入,亦在央视播出,并多次获得大奖。历任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文艺部主任、副台长,陕西文艺广播电台台长,高级记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附2、诵读者简介:

梁轩诚(曾用名梁剑),陕西三原县人。知名策划人、资深媒体人,西京学院至诚书院客座教授,陕西石岗书院院长。

90年代初,进入陕西主流媒体工作,任省电台播音员、广告部主任助理、编辑部副主任、策划部主任,深度参与策划FM陕西文艺广播、FM西安音乐广播、华商报运营管理,独立策划运作多个大型文化活动。90年代后期,进入房地产策划领域,曾出任多家知名地产企业企划中心负责人,参与多个大型地产项目、商业品牌策划运营。

扫描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ls/275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