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历史 > 什么钟楼曾经搬迁过城墙厚度竟然大过

什么钟楼曾经搬迁过城墙厚度竟然大过

发布时间:2016-11-25 23:35:14   点击数:

“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拥有着多年文明史、多年建城史、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你知道西安的这些秘密吗?

1

钟楼曾经搬迁过

很多人不知道,钟楼最早并不在现在的地方。据《钟楼碑》记载,明洪武十七年(年),钟楼始建,选址在今日的西大街与广济街口。两百年后的明万历年间,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钟楼显得日益偏离城市中心,于是向东进行了整体搬迁,移至现址。

2城墙厚度大过"身高"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西安城墙就是根据此政策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西安城墙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建成,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

3西安是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盛唐时期,长安城的人口超过百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西安有最古老的留学生社区。

4玄奘法师长眠之地不在大雁塔

提到唐僧,很多人会想到西安以及西安的大雁塔,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大唐护国兴教寺。

5西安曾有史上第一大人工湖

在西安西南的斗门、细柳镇一带,曾有我国历史上第一大人工湖昆明池,其面积是西湖的四倍。相传是汉武帝为征讨南方的古昆明国而操演水兵所凿,北京颐和园内昆明湖的名字,也是乾隆联想到武帝的文治武功后仿照昆明池所起的。

6北京时间来自西安

全国人民都遵守的“北京时间”原来并不诞生在北京,而是来自西安临潼的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这里承担着北京时间的“守时”工作,即通过原子钟系统,来保持和比对标准时间的产生。

7

锅盔在秦代就很流行

在中国历史上,秦能一统天下,除了秦军能征善战之外,有一种干粮也功不可没,这就是至今依然被陕西人所钟爱的锅盔。锅盔的保质期比较长,适合较长时间的存放和携带,放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起霉变质,适合长距离作战食用。

8

小寨曾是“九五之地”

隋朝时,宇文恺规划大兴城时,发现西安城有六条高坡。从高空俯瞰,很像易经中乾卦的六爻。小寨刚好是九五之地,最为尊贵。在古代,帝王一定要对此避讳,于是修建了大兴善寺。

9

城隍庙牌匾用的是道教警语

位于西安西大街的都城隍庙有一块大白话牌匾,就四个字“你来了麽”。话虽直白,但实际是道教警语,暗藏着“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的谶语。只有那些坦荡无惑的人,面对此匾才敢应一句:我来过了。写下这牌匾的不是别人,正是“颜筋柳骨”中的颜真卿。

10

世界上最早的推拉门在西安

推拉门早在年前就被秦人发明并使用,它的原型就出现在秦陵兵马俑二号铜车上。

11

“葫芦头”泡馍真的跟葫芦有关

“煎白肠”是用猪肠肚做的,肠子腥味大、油腻重。孙思邈从随身携带的葫芦里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之药物,调入锅中。香气四溢、其味大增。店家不忘医圣指点之恩,将药葫芦悬挂在店门首,并改名为“葫芦头泡馍”。

12

永宁门不能开

中国民间,百姓都认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向南面。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为以示诚心,永不开正南门。

13

新年钟声来自西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钟声录音,在每年除夕之夜作为“新年钟声”播放并沿用至今。这个钟原为唐长安城内的景龙观(现址在今西安西大街)钟楼所用,明初移至现西安钟楼用以报时。年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

14

灞桥的小名很“销魂”

灞桥在唐朝时设有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此,此桥也曾叫做“销魂桥”。

15

秦始皇没吃过临潼石榴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石榴是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临潼石榴是陕西一大特产,秦始皇陵上就种了很多石榴树,那么问题来了,临潼石榴这么好,秦始皇吃过吗?实不相瞒,秦始皇他老人家真的没吃过石榴,因为他“生不逢时”啊。根据陆巩的记载石榴是由张骞从西域引入的,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到汉代,所以秦朝还没有石榴这回事。

看来关于西安,你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ls/327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