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很多孩子还要家长哄着
才能送进学校的大门。
但是她,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7岁时她踩在板凳上,
为瘫倒在床的爷爷奶奶做起了饭。
女孩说:
“别怕,你们就当爸爸去打工了,
以后,我照顾爷爷奶奶。”
一句话,
让两个老人泪流满面…
她叫徐丹,陕西宝鸡人,今年15岁。
8年来,她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最大的支撑和希望;
8年里,她一边照顾着爷爷奶奶
一边努力学习,把奖状贴满了墙壁。
如今15岁,面临中考的她,却决定离开校园。
因为,爷医院,
因为,哪怕是一本学习资料的钱,
都是这个女孩太过沉重的负担…
7岁,她成了家里的小大人
年,徐丹的父亲在一场车祸中离世,母亲不久后改嫁。白发人送黑发人,巨恸中,爷爷奶奶病倒在床。徐丹的奶奶赵琴让说,当时觉得天塌了。
7岁的小徐丹,踩着小板凳站在锅台边,为爷爷奶奶端出了人生中做的第一碗饭。她拉着奶奶的手说:“你们就当爸爸去打工了,别害怕,以后我照顾你们。”
从那时起,她便成了两个老人的精神支柱和生活依靠。个子小够不上锅台,做饭时就踩着个小板凳;力气小衣服洗不干净,徐丹就一点一点地拧;爷爷奶奶病了,煎药按摩,她一点一点摸索……
学习,她在黑暗中独自前行
崎岖的乡村路,徐丹每天都要走上十几公里。
这是她的求学之路。这条路上,她这几年没少摔跤。她说,她也记不清自己多少次是哭着走到学校去的?
每天早上6点,农村还是漆黑一片,徐丹揣上个馒头就匆匆离开家奔往南指挥镇上的学校。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徐丹的一个日记本里有一句话,“每天上学路上披星戴月,奶奶在村口的守望是我的动力,也是我在黑暗里行走的勇气。”
这些奖状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每一年都有。
说起徐丹,班主任张晓妮只有8个字——“品学兼优,乐观坚强”。
因为深知自己家的情况特殊,“没事”“我可以”“我不要”就成了徐丹的口头禅。
放学后,同学们总是一窝蜂地朝校门口的小吃摊奔过去,这时候,徐丹就远远看着他们。油炸馍馍两元一个,奶奶说,要不要给你买一个。徐丹摇摇头,不要不要,我不想吃。但小孩子哪有秘密,眼神里分明充满着羡慕。
奶奶说,现在政策好,徐丹上学不要钱,资料费学校也给减免,家里吃的菜可以自己种,一个月不到元,只要不生病日子也还过得下去。雪上加霜的是,爷爷患上脑梗,过去一年,就住了四次院……都说钱是俗物,但现在,钱却成了15岁孩子心头最沉重的压力。
“在我看来,这个孩子是前途无量的。光是她对于学习认真刻苦的态度,就值得老师和同学们尊敬。”听说徐丹最近为上学的事情发愁,张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孩子如果因为家庭原因退了学,那真是太可惜了。”
1月8日三秦都市报报道了此消息
感动了远在杭州的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三秦都市报奖励徐丹一万元公益金
截至昨天,除阿里天天正能量和本报奖励徐丹的1万元公益金外,多位爱心人士先后捐赠元善款。
昨天一大早,怀里揣着爱心人士捐赠的善款,三秦都市报副社长、三秦网总编辑刘根社一行,赶赴距西安公里外的宝鸡市凤翔县,为徐丹送去爱与温暖。
三秦都市报携手阿里巴巴将荣誉证书及一万元奖金送到徐丹家中
徐丹了解三秦都市报关于她的连续报道内容
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领导也来到徐丹的家中
说起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公益君这个最好的公益合作伙伴
公益君得好好介绍一下
我们目前正在联合举办一个大型公益活动
关爱志愿者行动
每一颗爱心都应该被呵护
每一份善意都应该有回响。
三秦都市报、公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