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保险好新闻
为充分肯定新闻工作者在保险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贡献,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评选了年度“陕西保险好新闻”。这些获奖作品内容涉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出口信用保险稳定外贸、保险消费调查、车险综合改革政策解读等多个主题,客观展现了陕西保险业在支持进出口贸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保障功能作用等方面的积极成效。
年度陕西保险好新闻作品
陕西全面实施农业保险电子承保
首日全省出单17张
杨代利三秦都市报
年6月12日22点01分15秒,西安市鄠邑区魏姓农户电子保单生成,陕西有了第一张农业保险电子保单,这标志着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系统在陕西省正式上线。
为提升农业保险信息化水平,确保农业保险承保数据真实,切实保护农户利益,促进行业依法合规经营,助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陕西银保监局组织推动辖内财险公司全面实施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工作。
据了解,为了确保农险承保电子化系统正式上线,全省农险人从6月12日到6月13日凌晨进行了电子保单上线的承保出单、核保、批改、验真等环节,全省所有市级分公司均成功出单,真正实现了农业保险承保工作的电子化和线上化。农险电子化系统上线当天,全省共出具农险电子保单17张,包括养殖业的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种植业的玉米保险、马铃薯保险、葡萄保险共5个险种。
消除“被承保”现象
中国人保产险陕西分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到,传统农险承保方式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农户数量众多,保险机构人手不足,无法充分保障农户的知情权,部分农户存在“被承保”的现象,从而造成这些农户在受灾后不能及时报案,得不到及时足额赔付,农户获得感不强;其次,保险机构运营成本高。我国粮食种植仍以分散的小规模种植为主,按照传统农业保险承保方式,保险机构需要逐户上门讲解条款、签订纸质投保单、收取保险费、张贴投保公示、寄送纸质保险凭证等,运营成本较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传统农险承保方式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农业保险特别是种植业保险领域的违规经营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推进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在提升农险服务水平、保护农户合法权益和提高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与纸质同时承保
此次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覆盖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林木保险等全部农业品种,但在农户习惯接受之前,保险公司须在应用电子化承保的同时继续使用纸质单证承保,进行纸质承保清单公示,发放纸质分户凭证,未来将根据农户接受程度逐步取消纸质单证承保方式,确保不增加投保农户负担,确保投保农户利益得到保障。
据了解,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系统上线后,农户可通过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