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作者:向阳花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抗菌药物选择
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中因感染因素引起的称为新生儿感染性腹泻。引起新生儿腹泻的病原种类有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临床上我们常见的胃肠道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一般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细菌感染常需要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抗菌药物选择。
01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病原体
临床表现及大便性状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
起病较缓慢,开始轻,逐渐加重,少有发热,大便多为黄色蛋花汤样或有较多的黏液,有时可见血丝,有腥臭味。
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性
肠炎以稀便及稀水样便为主,无突出的临床特点。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
炎痢疾样大便,夹有黏液,有时可见肉眼血脓血。每次量不多,有腥臭味
肠凝聚黏附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表现为自限性的水泻而且潜伏期短(6~48小时),可出现恶心、腹部痉挛和低热,部分可出现迁延性腹泻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性肠炎
常为暴发感染,潜伏期为2~4天,起病时偶有发热。如并发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时,全身症状严重,大便性状的多变,1日之间大便可呈黑绿色黏稠便;浅灰色、白色便;胶冻样便或稀水样便等多种变化,有明显的腥臭味。脱水、酸中毒、腹胀等较多见,可有黄疸、肛门松弛等症状。
空肠弯曲菌性肠炎
粪便外观多呈稀水样便,粪便检测多见白细胞或脓球,也可表现以红细胞为主,甚至血便。部分患儿伴有发热、腹胀等症状,常继发乳糖
吸收不良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大便多由黄绿色便渐转成暗绿色的水样便(海水样便),有腥臭味,严重者可排出灰白色片状或条状伪膜。多继发于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后的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真菌性肠炎大便
呈黄色或绿色稀水便,有时可呈豆腐渣样,有较多泡沫和黏液,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及菌丝
02新生儿胃肠道生理特性
新生儿无论何种原因的腹泻,粪厌球菌(双歧杆菌)明显减少,而需氧菌(肠球菌)明显增多。新生儿出生时及生后1天左右,肠道及胎粪几乎是无菌的,24小时后细菌开始在肠道内定植和生长。新生儿肠道菌群形成过程中,开始增殖的是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主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葡萄糖菌等。这些细菌生长后,消耗了生活环境内的氧气,降低了与氧化还原电势,为厌氧菌生长创造了条件。3~4天后,乳杆菌、双歧杆菌开始繁殖,数量逐渐占据优势,至第8天,双歧杆菌的数量已占绝对优势。抗生素应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肠内菌群紊乱而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对胃肠道紊乱的小儿,可在平时给予预防,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03不同病原体选用抗菌药物推荐意见
针对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各病原菌的抗生素推荐意见
病原体
抗生素
剂量
推荐意见
大肠埃希菌
磷霉素
口服:50-mg(kg.d),分3-4次
选择
头孢噻肟
50-mg(kg.d),分2-4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唑肟
4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曲松
20-mg(kg.d),单次或分2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他啶
3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克肟
5-10mg(kg.d),分2口服
推荐
头孢哌酮
5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推荐
阿米卡星
首剂10mg/kg,继以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选择
亚胺培南
30-60mg(kg.d),重症可增至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滴注(每6-8小时)
推荐
空肠弯曲菌
红霉素
40-50mg(kg.d),分3-4次口服,总疗程5-7天重症感染这疗程延至3-4周
阿奇霉素
10mg/(kg.d),口服或静脉滴注,1次/d,每周3d为1疗程,或采用5d疗法,:首日10mg(kg.d)后4日减半使用。一般1疗程即可,严重者需要治疗2-3个疗程。
推荐
鼠伤害沙门菌
头孢噻肟
50-mg(kg.d),分2-4次静脉滴注
选择
头孢曲松
20-mg(kg.d),单次或分2次静脉滴注
选择
头孢他啶
3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选择
头孢哌酮
5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选择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剂量60-mg/(kg.d)分3-4次静脉滴注
选择
亚胺培南a
30-60mg(kg.d),重症可增至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滴注(每6-8小时)
强烈推荐
肺炎克雷伯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8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选择
亚胺培南a
30-60mg(kg.d),重症可增至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滴注(每6-8小时)
强烈推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停用原来抗生素)万古霉素
20-40mg(kg.d),静脉滴注,每12或18小时分次使用
推荐
利奈唑胺
10mg/(kg.d),每8小时分次静脉滴注
选择
艰难梭菌
(停用原来抗生素)甲硝唑
30mg(kg.d),分4次
推荐
万古霉素
20-40mg(kg.d),静脉滴注,每12或18小时分次使用
推荐
白色念珠菌
制霉菌素
5万-10万U/(kg.d),分3次口服
选择
氟康唑
3mg/(kg.d),单次口服
选择
克霉唑
25-50mg/kg,分2-3次口服
选择
酮康唑
3-5mg/kg,单次或分2次口服
选择
总结,针对新生儿特殊的病理生理,对于诊断明确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抗菌药物选择对治疗尤为重要,合适的抗菌药物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选择不适宜不但治疗效果不佳,很可能引起继发的问题。
参考文献1.叶翠,孔详永.新生儿感染性腹泻诊治.中国医刊,,48(2):23-25.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消化学组.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中华儿科杂志,,7(54):-.
3.董梅,王丹华.重视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防治.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6(2):73-75.
4.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END-
/相关阅读/
·触目惊心!一例新生儿输液渗漏的案例讨论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欢迎大家把您的心得,故事,知识,分享到医学之声!投稿邮箱:v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