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救援结束后她感慨万千,她说经过一次次实战检验,才发现,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救援队员,不仅要具备不怕困难,不怕累,任劳任怨,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做到思想准备到位,素质和技能准备到位。前路漫漫,只要我能做得动,我会不遗余力,继续坚持把公益救援做下去。
王养维,女,生于年10月,西安市鄠邑区人,个体经营者。该同志一贯热爱公益事业,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周围青年,积极投身力所能及的助民活动,带头参与区上组织的重大活动,传承“雷锋”精神,做新鄠邑文明使者,体现了新时期青年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王养维家公婆年纪大了,她和丈夫都是下岗职工,不仅要协助丈夫经营个体生意,还要照顾双亲,又要督促正上大学的儿子学习。按照常理是没有时间顾及社会事务的。但是她有一颗火热的心,年汶川大地震后,武警消防战士、解放军官兵和全国人民参与救援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她,一个有大爱之心崇拜英雄的青年,就这样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体经营生意,把主要的经营业务交给老公打理。她依然选择了各项社会公益自愿服务,并把为社会做公益事,作为她人生的不懈追求和最大的快乐。十几年来她参加的大小公益活动自己都记不清了,服务别人,快乐自己。只要有公益活动,她总是克服困难从不落后,每次积极参与。他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喜欢运动。和朋友一道组织户县跑团坚持晨练。近两年来和丈夫坚持在“每一天秦岭马拉松”活动中担任志愿者服务;坚持每周到雨花斋做免费供餐的义工;她是鄠邑救援协会队员,在自身做公益的同时,并积极带动鄠邑区跑团成员参加植树节、义务献血、车让人红袖章志愿服务;高考便民服务点及县城应急和安保支持;参与铁腕治霾保护蓝天宣传;暴雪应急清理城区道路积雪等活动;多次在红十字会学习急救护理常识,掌握常见急救应急措施,积极参加跨年夜潭峪救援等任务。尤其是年12月4日,接到紫阁峪救援任务后,第一时间到达救援一线,连续作战,从晚上19:00一直到第二天17:30,搜救户外运动失联的老人。进入冬季,山上救援环境恶劣,山高林密,坡度太陡,脚下满是落叶,不少落叶下又有暗冰,稍不留神就可能滑倒。她和同伴们打着手电,冒着山里低温严寒进行地毯式搜寻,上山几乎是爬上去,下山连滚带爬的下,手上扎满小刺,又冷又饿又累咬牙坚持,直到找到老人,遗憾的是老人已没有生命迹象!“学习雷锋日”不仅仅是一种纪念,更是让我们明白雷锋的时代意义,我们要学习他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恩精神等等,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雷锋切实实践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要求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把弘扬雷锋精神经常化、持久化。王养维同志作为鄠邑区(户县)跑团志愿者团队的团长,带动跑团始终坚持把健康和公益紧密结合,每周日约跑后垃圾清理,支持志愿者活动,响应公益活动,从而彰显新的跑团精神,发挥其时代价值和引领社会作用,积极传承“雷锋精神”,做新鄠邑文明使者。年3月5日上午,应区文明办,区团委要求,在人民路主道路协助交警开展“车让人”志愿者招募活动,她积极组织跑团志愿者响应活动号召,与户县鄠邑区跑团团长王小娟等共10多人参加,为鄠邑道路畅通安全保驾护航。正向王养维说的那样,积小善才能成大德,她把每件小善当大善来做。据不完全统计,她先后参与区政府扫黑除恶保平安宣传活动,“西安年·最中国·新时代·新鄠邑第十三届民间艺术节暨鼓舞大赛”安保活动。今年冬春之交,该区连续下了几场大雪给行人带来很多不便。她先后6次参与道路除冰雪活动,其中有一次从晚上6点半扫除到次日凌晨3点;参加团委,文明办车让人保畅通公益志愿活动3次;参加该区公益协会的保护环境,铁腕治霾活动6次;鄠邑区低碳环保出行3次,参与平安鄠邑公益志愿活动4次。在山里寻找失踪驴友22次,给贫困户送温暖多次,给留守儿童送学习用品,为社宣讲急救,地震,消防等安全知识,她的事迹多的讲不完。年被鄠邑区团委,文明办评为‘救援勇士’
愿鄠邑区有更多的青年都能像王养维那样积极,向上,阳光!
以上内容来源于参评者的报名事迹推荐材料,我爱公益!年5月20日将至,为了进一步推动陕西的公益事业、志愿服务发展,年4月30日起至5月20日,三秦都市报、三秦网、公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