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向基层各监管所发出了禁止活禽交易和宰杀,严禁野生动物交易的通知,并开展市场检查。
21月23日,印发《关于印发〈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关于成立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的通知》等文件,全面部署指导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31月25日,落实市、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精神,经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由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科所(队)长每班4人,增加春节期间值班人员。
41月27日起,全局干部放弃休假,立即到岗开展工作,成立6个包抓工作组,指导协助13个基层所工作。为全局执法干部配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西安市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指引》。
51月30日,响应区委号召,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成立19支党员“护卫队”,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一线。
62月1日,发布《灞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致全区市场开办方及经营户、餐饮经营者的一封信》。
72月6日,实施疫情防控十二条措施。
82月9日,在全区推广市场供应”五张表“监管模式,完成超市购物安全监管闭环管理。
92月10日,按照市、区防疫指挥部安排,在全区大中型超市推广出店经营模式,坚持每3天组织蔬菜进社区,全力保障群众“菜篮子”。
102月15日,推出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企业发展”九条措施“。
月23日,开展“六个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122月25日,在市场监管领域启用一码通,实施精准防控。
综合协调守关把口
强化疫情防控源头治理
成立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办6组,全面部署、综合协调,指导13个基层所守关把口,细化工作任务,强化疫情防控源头治理。
严打野生动物交易、取缔活禽宰杀行为。与区卫健部门沟通,率先向基层监管所发出了《禁止活禽交易和宰杀,严禁野生动物交易的通知》并开展市场检查60余次。
倡导取消集体聚餐行为。下发暂停红白喜事等各类聚集性餐饮活动的倡议书。倡议所有红事聚餐一律停办,白事化繁从简,只过事,不待客。取消拜年、待客等家宴活动桌。
加强药店药品药械管理。对疫情期间所有开业药店实行备案管理,签订药品经营《承诺书》,制订了《开业药店每日情况汇总表》,建立台账,确保疫情期间防护用品供应和价格稳定,设立专门买药区域,由药店工作人员专门备药,减少感染隐患。对感冒、咳嗽、发热的病人,详细做好信息登记,自1月24日到2月21日统计上报购买咳嗽、感冒药等群众人,把统计信息及时上报区指挥部。
强化农贸市场防控监管。对辖区11家农贸市场实施动态监管。在保障市民基本日常生活消费前提下,市场开办方自行关闭10个农贸市场,缩短交易时间,严把出入口和人员信息登记。累计统计人员信息30万余条。
严格执法违法必究
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原有执法办案机构的基础上,成立3个疫情防控应急执法检查组。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交易,从严从重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加大对电商平台(网站)和广告的监测监管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余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余户次,检查网站、网店等电子商户经营者56户/次,发现各类问题余处。
加大价格监管力度。以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和粮、油、菜、肉、蛋、奶、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为重点,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截止2月底,共查办哄抬物价、未明码标价等防疫期间违法案件28件,办结15件,罚没款10万余万元,对3起典型违法案件进行曝光,形成对违法分子的有力震慑。
加大投诉处理力度。截至2月底,投诉举报中心共接到市民投诉和举报件。其中涉及疫情期间口罩等防护用品买不到、价格、质量问题类案件件,生活必需品(米面油菜肉等物品)价格类案件件,因疫情无法出行要求退房、退费、退餐87件,全部投诉举报案件均已分送至辖区基层所队处理,截止3月1日,已办结件,办结率98%。
聚焦需求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民生供给
搭建供需“连心桥”,实现稳定市场和保障民生的“双赢”。为突出解决疫情期间辖区群众“不愁买”,商户“不愁卖”的“双需求”,主动对接、及时跟进,按照“人要管住、物要畅通”的原则,积极倡导辖区超市、商店、蔬菜瓜果摊点等群众生活服务商户,采取“出店经营+社区专供+网上送货”的形式,全力保障群众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创新日常监管模式,确保群众“菜篮子”供应健康安全。根据“就近就便、合理布局、科学监管、注重安全”的原则,推行“固定一片地、出入一个口、记录一套表、距离一米间、购物一次性、价格一公示、宣传一个群”“七个一”日常监管模式,落实“一承诺五张表”检查监管制度,完成群众购物安全监管闭环管理,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供给健康安全。
排查隐患管控风险
严守特种设备安全
加强供暖锅炉、充装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并通过电话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