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离喧嚣,独自一个人背着一个行囊,带上一部单反,骑上一部单车,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路骑行,去探寻一座让人着迷的小镇。洪梅,一个让你来了不想离开,离开了又恋恋不忘的淳朴小镇,你可以把一天最美好的时光留在这里,把背影留给青山,把脚印留给这座神奇而又可爱的小镇。这座充满生活气息,古朴典雅,四面环山的闽南小镇,没有城市的繁华,富丽和堂皇,却有着它清新可人的地方。小镇的人大多在外打工、求学、做生意,留在小镇上生活的大多是些老人和孩子,这里有很多居民在外地做海鲜生意,因而远近闻名。小桥流水人家,庄稼野花水草,在野地里也许你能看到黄牛吃草,白鹭纷飞,鸡犬相闻等村居景像,那固有的安静神秘,让你对这座闽南小镇充满了向往。在洪梅,你可以带上一副钓杆,在山边的水库旁垂钓一天的时光,把水光山色饱览一遍;在这里,你可以去找寻一些漂亮的山涧,可以听到泉水流动的美妙的声音;在这里,你可以把村居印像装在你的记忆中,看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种闲淡的心情伴随着田园风光飘散开来。
在洪梅,你一定要吃一些当地农民种植的蔬果,吃吃当地人烧的农家菜,这里的人们大多自己种植些农作物,菜是有机蔬菜,养些土鸡土鸭,吃吃这边的特色小吃,人们做的一些糕点,这些是你在城市里很难吃到的特色小吃,在这里体验另一种不同,这就是每一次旅行的目的和意义。
在洪梅,要去几个地方走走,如黄氏祠堂、科第世家、武状元故居,还有风景名胜古迹灵应寺。黄氏宗祠科第世家建于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洪梅,小镇上生活着两大姓氏,一个是黄氏一个是陈氏,同为洪梅的两大声名显赫的家族,这两大家族,人丁兴旺,名人辈出,他们的家庙在当地都非常出名,建筑辉煌宏伟,甚为壮观,黄氏的家庙也成了当地的地名,人们称黄氏家庙所在的地方为祠堂,黄氏祠堂是一个家族的符号,承裁了多少历史的厚重,镌刻了多少的沧桑和浮华。而“科第世家”则是陈氏的祠堂,洪梅陈氏曾经出过四进士、九举人、二十四岁贡,被当时的皇帝赐封为“科第世家”,这是何等的荣耀。在这两个地方你所能感受到的是浓厚而又亲切的宗族文化,这种血脉相承的博大,这种在历史的沉积中积蓄着多少亲情的延续,这是一段家族更替的奋斗史。在洪梅,武状元黄培松的故居也浓缩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信息,让我们一一打开这尘封的历史,沿着历史的脉络去感受清末民初的那些故事,那些风花雪月,也许你触及的只是这漂亮的民居,而那深处的历史还有那漂浮在百年前的尘埃是你所无法触及的。武状元故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培威将军英武雄壮的样子,我们也许还能看到驰骋在历史的屏幕上,而这一切的一切随着时间一幕幕闪过。在洪梅,有一座千年古刹,梵音袅袅,这就是唐五代时期到现在延续了千年香火闻名遐迩的灵应寺,这里是参禅礼佛的神圣的地方。李叔同曾经醉心过,黄培松曾经热爱过,每一个到过这里的行者或者游人都迷恋过,这里是一个净化心灵的场所,也许你来了就不愿意走,也许这个地方是上苍特地为每一个虔诚的人开辟的,这里是大觉大悟的地方,来了请放下三千烦恼,放下迷茫。洪梅这个尤如大峡谷的迷人小镇,一条公路的两旁是连绵的群山,在峡谷中漫游,在时光的洪荒中,把所有的烦恼放下,把一切纷争抛在脑后,去寻找一片净土,给心灵放假,做一次心灵的旅行,把美好交付给这个让人流连忘返的闽南小镇。作者简介黄种酷,洪梅人,现为泉州市作协会员。文章散见于《南安商报》、《晋江经济报》、《石狮日报》、《泉州晚报》、《泉州文学》、《东南早报》、《厦门日报》、《河源晚报》、《荔波新闻》、《太原日报》、《现代青年报》、《三秦都市报》、《西部时报》、《蓝铃》、《视周刊》、《澳洲彩虹鹦》(澳大利亚)、《天津诗人》、《诗生活》、《诗文杂志》、《福建文学》、东南网、腾讯大闽网、人民网等。文/黄种酷
编辑/黄敏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