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1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大会对24名履职优秀市政协委员予以通报表扬。市政协委员、邓老金方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梓宁登上了优秀榜单。
(朱梓宁参加广州市领导与市政协委员座谈会并发表建言)
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邓老金方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梓宁围绕在广州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交提案,并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
(朱梓宁参加广州市两会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
一、花城FM(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
《两会同期声丨广州市政协委员朱梓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年国家最新发布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为实现新时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举措,提供了保障。广州过去有深厚的中医药发展基础和优势,广大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中医药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健康保障。
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邓老金方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梓宁带来了多份推动广州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提案
(1)在广州南沙打造世界级的中医药特色园区
建议在南沙围绕中医药打造集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交流、创新合作、国际贸易的特色园区。充分结合南沙大发展的机遇,将园区打造成具有广州特色、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示范性、标杆性中医药产业基地、人才教育和交流高地和创新中心。
鼓励粤港澳中医药联合创新项目、支持粤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并给予政策支持,打造独具魅力的粤港澳青年人才交流中心;推动一批有国际影响力、标杆性的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在南沙落地深耕,比如广受赞誉的青蒿素抗疟项目就是由广州的团队实施的,多次得到国家和世界的肯定,完全可以在南沙将合作的深度广度深挖、扩大。
(2)建议成立广州中医药发展顾问委员会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建议广州市由卫健委组织,由有中医药背景的、有行业地位、有领导经验的广州院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的大专家牵头,推动广州中医药发展顾问委员会的成立。顾问委员会可以就如何发挥中医药在解决社会重大卫生问题的独特优势结合广州实际情况,直接向市领导建言献策。
建议将粤港澳三地的药食同源目录统一使用,包括可以增加适当的说明和指引。为大湾区的中医药食品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助力发展中医治未病。
建议广州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构建体现中医药特色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和表彰奖励机制,建立符合岭南特色的岐黄工程,加快广州建设大批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3)鼓励中医药进社区
打造中医治未病特色社区样板
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预防、早期干预、病后康复上有独特优势,应该进一步鼓励支持中医药进社区,让中医药能更好的服务广大居民的健康。
建议卫健委能组织中医专家、有关院校开展中医疫情防治、康复的系列培训和讲座;医院和广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对公办和民办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的中医培训、特色技术指导、科研转化、院内制剂调配、名医讲座、名医入基层等系列合作,推动中医便民服务平台,支持中医药进社区。
打造以中医养生文化为基础,健康管理为核心的中医治未病特色社区样板,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让打造中医馆。鼓励养老院跟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合作,针对老年人开展中医特色康复、调养。
构建广州的中医药在未来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具有不可或缺的能力和护城河,以及为探索广州深化治未病健康工程打下基础,在这基础上继续运用多种方式运作,努力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预防与保健养生的体系。
(4)建议继续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加强岭南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打亮广州本土中医药招牌,建议广州市继续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具体政策措施。
继续加强中小学学生对中医药及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加大中医药进校园力度。鼓励广州市中小学加强中医药的讲座、课外实践、科普活动,可以由广州本土的院校承担相关工作;
打造“中医药国际论坛峰会”,定期组织具有国际宣传高度的岭南中医药交流活动,梳理打造几大广州在中医药方面的名片,结合重要的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推广,让全国全世界人民一提到就能想到广州。将广州的岭南中医药文化以及本土中医药品牌能够立足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全世界。
来源: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
全媒体记者:肖阳
编辑:吴雨晴
二、广州新闻电台、花城FM:
《广州两会直播室丨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