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8岁的郑丽大器晚成,熬了十八年终于进入《新闻联播》。
但还未等她坐稳位置,便被深扒个人隐私,一则“赵普妻子”传闻,让她成为借势上位关系户,口碑一落千丈,知名度却意外暴增。
郑丽拖着疲惫身子回到家,圈外丈夫直接甩来一记白眼,指责道:“孩子都这么大了,还炒作,你心真大”。
听到这话,郑丽委屈的泪水立刻夺眶而出。自生了孩子,她一直浑浑噩噩,如今不仅重回央视,还坐上顶级主持人高位,她真的很幸运。
但现在,一切好运戛然而止,她的辟谣也皆石沉大海,难道自己的仕途刚开始,就要结束了吗?
万幸,赵普很快出面澄清,乌龙事件才彻底告一段落。
当初,她甘愿以青春为赌注,放弃人民教师成为名不经传小主持人,如今光鲜亮丽的背后,自然充斥各种辛酸。
如今就来深挖一下,她究竟为了名声大噪,付出了什么代价?她又凭什么,能进入《新闻联播》主持行列?
01、从小立志当教师,直到爱上主持
年,东北黑龙江降生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奶娃娃。明明是地道北方姑娘,性格容貌却似江南女子,从小温温柔柔,说话细声细语。
当小伙伴都在玩斗鸡、骑马时,只有她一个人将自己关在屋里看书。
邻居见她如此内向安静,便提议:长大了可以去当一名人民教师,用知识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郑家父母没有在意,孩子的未来充满未知数,如今盖棺定论有点早。
但小郑丽却被打动,她开始向往老师职业。
平时放学回家,不再只一味地看书,会站在卧室里,拿着一根小树枝,对着墙面指指点点。
爸爸见她有模有样似个小老师,便调侃:“丽丽,当老师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口条清晰”。
小郑丽点点头,第二天跑到集市上,将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一股脑花掉,买来几本儿童读物。
从那天以后,她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早起先捧着一本书,用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念完几百字内容后再回屋吃饭,准备上学。
半年后,读物已经被她翻来覆去读了七八遍,原本就口语清晰的她,已然有了播音腔。
父亲倍感欣慰,便准备助她一臂之力:不要再读那些滚瓜烂熟的内容,以后读晨间报纸。
不同于儿童读物内容单一,报纸每天都有且内容充沛新颖,能最大程度锻炼小郑丽的表达能力。
只是,父母万万不会想到,他们的这一举动,直接让小郑丽彻底爱上读报。直到看到《新闻联播》又埋下了一颗当主持人的梦想。
日复一日,郑丽迎来高考,她本想选播音专业。但在父母眼中,老师这种铁饭碗工作,才是一辈子保障。
主持人就是个虚无缥缈的行业,普通人触碰那刻便注定失业,更别提登上电视。
不想忤逆父母,惹他们伤心。郑丽只能将主持梦暂时放下,将目光投放到本地师范学校。
本以为,这辈子都要与主持人无缘,却没想到大学竟有广播站,她立刻怀揣激动之情报名。
似百灵鸟般甜美清脆的嗓音,大气从容、淡定自若的语调,让她顺利入选。
一个学期过去,郑丽彻底爱上了广播站工作。
每当她捧起话稿,握住话筒,整个校园回荡起自己的声音时,她都感到一种满足感。
如果能在毕业后,真正从事这个行业,就好了。
但那怕真正毕业,踏入社会,郑丽也没有将内心话告诉父母。不干老师,四年大学白费,也会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待。
但人能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进入学校正式成为老师后,她总是提不起精神,偶尔遇到不服管教的叛逆学生,便止不住头疼。
这种枯燥的工作环境,只维持了一年便破碎。父母见女儿每次下班回家都皱着一张脸,很心疼,但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