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唐果
医院天河院区综合科主诊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口腔医学学士。
文
肖金
导读:
从长沙到粤海,一位身材娇小的口腔医学毕业生独自闯荡广州,去寻找诗和远方。
茫茫万千人海潮流中,她是第几代“南下”淘梦者?
幸运的是,她叩开了中国医疗改革创新示范先河、蕴含百年人文精髓的医院的大门。
她以她的初心、专业、细小的点滴叠加为自己在南方的大都市站稳了脚跟。包容的南方与历久弥新的百年暨大医学人文氛围何又不是她的更长远一次修行。她满眼芬芳,抬头间惊艳了自己的流年,洞见了心灵更远的远方。
这是一个大时代的青春靓影。
这也是像唐果一样无数“小医生”的身影汇聚,闪亮大时代的芳华歌咏。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唐果,行医的路上有人称呼她“小医生”;从医生涯中她收获的却是“厚道、同理心”。
在医院天河院区综合科,唐果医生给人的感觉总是甜甜的,经她治疗的患者都说她帅气,有气质!
在医学路上,唐果内心常怀感恩。她在前辈的教诲中进步,在临床中窥探口腔医学的精妙绝伦。
对患者,唐果满怀真诚,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次诊治,坚守着严谨与善良,努力在治疗中为患者带来踏实而又舒心的感受。理性而不失亲切,善良中透着严谨成了唐果行医的标签,“小医生”的名字在患者中不胫而走!
夜的身影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是自己把自己感动。
唐果的“小医生”之名得来已久。年,医院参与临床实习的那段时间,经常被安排值夜班,非常辛苦,心里面多少有些不愉快。因为年轻,很多患者对找她治疗有疑虑,经常有人说“你是实习生吧?叫你们老师来!”、“小医生,你能不能看好病?”……所以,对“小医生”这个称呼,唐果一开始极其反感。
医生唐果
变化来自于那年的6月19日,唐果值班时遇到一位抱着凉水壶来看牙病的阿叔。阿叔牙痛得受不了,听人家说用冰块可以镇痛,就用凉水壶装着冰块,在凌晨时分找到了正在值班的唐果。
半夜三更,身边既没有老资历的专家也没有其他经验丰富的同事,看着牙疼得厉害的阿叔,唐果硬是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帮阿叔解决了“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的现实问题。
其实阿叔的病情并不是很复杂,就是由牙神经问题引起,唐果采用了简单的手术就完成了治疗。牙不疼了,阿叔倍感欣喜,不停地对她说:“小医生,谢谢您啊!”正是这句真心实意的话,夹杂着治好患者的成就感,让唐果忘记了对“小医生”称呼的反感。
唐果不再讨厌大家叫她“小医生”了。没有专家保驾护航的夜班生活,也让她的独立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夜班里,她曾经治疗过深夜上完补习班骑电瓶车回家磕断牙齿的初中生,也治疗过摔跤时牙受伤的小学生。更让她无法忘记的,是一位被检查出牙龈癌的病人,一位麻将馆老板,只有37岁,因为长期咀嚼槟榔,最后得了牙龈癌。看着这位两个孩子的父亲躺在牙椅上无声地流着悔恨的泪水,唐果感到无能为力。这件事情,让唐果在后来的治疗中总是不停地向患者科普少嚼槟榔。
唐果就是这样,每次面对患者,总希望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在帮助的同时,她也收获了更多的认可和赞许,收获自己的感动。
逐梦远方
“路在脚下,也在远方,我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爱工作,也爱远方
唐果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年7月26日从长沙来到广州的。
也许是有很多朋友到南方,也许是有一颗不安于现状,想到外面闯荡一下的心,刚取得行医资格证不久,唐果就从网上报名参医院的招聘报名,来到念念不忘的大城市。
这里有更发达的医疗环境、更便利的学习条件,还有门前的高速公路。唐果一直很感激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能让自己有机会窥探到口腔医学领域的精妙与绝伦,有机会拉近与行业大咖的距离。
“厚道、同理心”——这是唐果医院第一次听课时,行业大咖孔卫东教授讲课时的话语。这堂课和这些话至今让她印象深刻。要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唐果都只能在网络论坛上听口腔前辈们的课。而在这里,医院,她可以经常面对面地请教行业专家,接受行业前辈的耳提面命。这些机会,让她在后来的行医过程中受益匪浅。唐果明白,口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牙科恐惧的患者时,就不仅仅只是治疗牙痛的牙匠,还应该是一名身心同治的医生,需要孔教授说到的“同理心”,把对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