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内容 > 勉县用ldquo活rdquo扶贫

勉县用ldquo活rdquo扶贫

发布时间:2021-4-24 14:41:43   点击数: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资金短缺是制约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最大“瓶颈”,也是阻碍“输血”扶贫变“造血”扶贫的“拦路虎”。如何破解这一阻碍脱贫致富的难题?勉县创新扶贫互助资金管理模式,盘活“趴窝”资金,用这把“金色杠杆”巧妙地实现了“资金活、产业兴、家底厚”,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投石探路”到“多点开花”

沉睡资本“活”起来

惊蛰过后,天气渐渐回暖,勉县同沟寺镇照壁山村8组贫困户刘素华的养牛场里,12头西门塔尔肉牛“慢悠悠”地嚼着玉米杆、晒着太阳,3头小牛犊正围着母牛吃奶。刘素华望着圈里的牛,高兴地说:“还有5头母牛肚里怀着崽哩”!

年8月,有养牛经验的刘素华想靠养牛来脱贫致富,但苦于没有资金,一筹莫展的他找到了村委会。该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会长刘建生听后,现场决定为其贷款1.7万元。“上午填表,下午钱就进卡了。”刘素华介绍,去年我还了1.7万元,又贷了2.5万元,牛由最初的3头发展到15头,去年光卖牛钱就有5万元,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过去资金量少,农户最高贷元,而且手续繁琐。年县上创新推行互助资金管理后,不仅资金量大、好管理、手续简单,群众积极性也高了。”刘建生说。

为解决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勉县按照“试点先行、逐步覆盖”的原则,把创新扶贫互助资金管理作为群众发展产业脱贫的有力抓手,真正让扶贫资金在农村“活”起来。该县为贫困村注入50万元扶贫资金,无条件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低于银行利率的借贷方式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监管机制、实行“村财镇管”,将互助资金置于阳光和监管下运行,有效破解资金“趴窝”、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推行积分管理,破解部分运营停滞的“僵尸协会”,提高群众获贷率,让协会规范有序运转。目前,全县已成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个,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累计发放借款笔.3万元。

“借鸡生蛋”到“点土成金”

村集体经济壮大有了新路径

晌午刚过,45岁的王海平就在自家坡地上平整土地。自从去年从村互助资金协会“贷款”3万元,入股到村合作社后,年底就拿到了首次分红。“现在合作社发展的越来越好,钱放里面我放心,今年我干劲更大了,准备再种上十几亩烤烟。”王海平指着正在平整的土地说。

王海平的家,地处勉县南部山区的阜川镇蒲家坝村,这里平均海拔米,山大沟深,基础条件差,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借助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杠杆”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互助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引导村民利用互助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的“双赢”。目前,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共发展银杏、重楼等中药材亩、花椒亩、烤烟亩,将60户贫困户牢牢地嵌入产业链中,真正实现了一个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带富一个贫困村的目标。

如今,蒲家坝村、西坝社区等已成为该县利用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样板。该县大胆实践,将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与村集体合作社融合发展,让互助资金充分释放扶贫效益。以互助资金协会为保障,村集体合作社为发展要素,共享资源、相互支撑,真正实现长效“利益链”,有效破解群众发展产业无门路、风险大及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目前,全县户贫困户融入村集体产业发展,户均增收元,壮大村集体积累64.9万元,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35个。

“全员分羹”到“长期获益”

资本与产业良性互动

扶贫互助资金的可持续使用,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的有效途径,而勉县创新实施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办法为开发、可持续式产业扶贫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真正实现资本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勉县通过“互助资金协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种植茶叶、中药材主导产业,辅助开发肉牛、蚕桑、中蜂、小龙虾、辣椒、蔬菜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双脱贫”的新路子。据统计,在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扶持下,全县共有余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户均年增收元。

“我们就是要通过资金反复周转使用、滚动发展,资金量越‘滚’越大,既发展了产业,又让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实现‘双脱贫’。”该县互助资金管理协会负责人侯彦斌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互助资金“源头活水”,坚持“产业发展是重点、贫困人口是关键、经营主体是载体、风险控制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围绕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资金总量和会员规模三大目标,聚焦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不断提升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为建立村级融资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互助资金与村集体合作社融合发展,既解决群众增收问题,又壮大村集体经济,还为贫困村留下永续可用的发展资金,增强集体公共服务能力。”该县副县长汪军明说。

(来源:三秦都市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nr/11817.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