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早市
1
我经常去东门里的顺城巷早市买菜,三四百米长的市场中,人头攒动,却秩序井然,不管是商贩还是市民,脸上都挂着温暖的笑容。
八点十分一到,忽然,一个穿着红色“碑林平安志愿者”马甲的管理人员,手持喇叭,从北至南,反复提醒大家:抓紧时间采购,八点半准时收摊。
边走边和路边的商贩打招呼:“小王,赶紧收摊,媳妇给你把饭做好了。”、“大姐,准备收摊,明天可要来早啊!”、“老李,快收摊,三缺一等你支腿子呢。”
老郭,郭文战
路两边的商贩,也在不断地向他点头,“老郭,辛苦了,马上收摊。”“放心,八点半前,肯定收摊,不会给你们添麻烦。”一路走,一路嘻嘻哈哈。这个姓郭的管理人员,引起了我的兴趣。
一天早上,我又来到顺城巷买菜。正在买西瓜的时候,只见老郭提着喇叭走过来了:“北头有复称台,怀疑称有问题的师傅,请去复称。”、“谁短斤少两,就把谁踢出市场。”、“有啥问题找我,我是这里的管理人员。”
老郭边走边喊,我便偷偷地跟在老郭后面,观察老郭的一举一动,对这位心里装着市民的管理人员,我打心眼里喜欢。
2
老郭一路走,一路用喇叭喊,偶尔碰到路中间放置的摩托车,自行车,就顺手推到一边,并再三告诉主人:“买菜的时候,车子靠路边放,不要挡行人路。”或者看到地上有散落的塑料袋,塑料制品等杂物,就顺手捡起来,放到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
我跟着老郭走到南头,恰好有几辆来迟了卖菜车,没上到路边划出的车位上,老郭像见到熟人一样,笑呵呵的说:“老尚、老周,来迟了车也要放到位,不能占了路面。”老尚、老周点着头,赶紧发动车辆。
从南头折回来,老郭还是这样,说话不急不躁,满脸笑容,一路走,一路和商贩们打着招呼,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这些商户都是他的熟人或亲戚呢。回到北头路西的复称台前,两个老头,正在复称台上复刚买的茄子、豇豆、西红柿。
老郭问道:叔,数量足么?高个子老头连忙点头:够着呢,够着呢。低个子老头接着说:我走了多少市场,一般都是七两或八两称,如果是九两称都OK了,只有你们这里称量最足。
从南头过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婆也笑着说:这里的市场管理真好,我给儿子在北郊看过几年娃,给女儿在南郊看过几年娃,去过了无数个菜市场,只有这里没见过欺行霸市的商贩,没见过小偷小摸的窃贼,让人放放心心地来,安安全全的回去。
听着大家对市场的评价,我忽然冒出采访老郭的念头。
3
那天早晨,恰好碰到老郭正在复称台前,和几个买菜的老人聊天。等人走了,我才走到老郭面前,说想再了解一下这里的管理情况。老郭高兴地握着我的手,像久别重逢的朋友。
老郭稍微迟钝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看着地面上一堆苞谷棒皮说,我正准备打扫呢,来了几个复称的老人,就耽搁了,等我把这些杂物处理完,咱们一块到市场里转转。
说完,老郭拿着黑色的塑料袋子,弯下身来,把一堆棒子皮,装满了两大袋子,送到停在路边不远处的垃圾车旁,然后领着我,向菜市的南头走去。
走了几步,我问老郭,市场好管理么?老郭说:人心都一样,市民不容易,商贩们也不容易,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就能搞好市场。开始的时候,欺行霸市、短斤少两的情况严重,经过批评教育,现在好多了。
老郭边走边说:以前,我们就收过十几台称,曾经把四个屡教不改的商贩踢出了市场。就拿昨天来说吧,复了多人次的称,只有10个重量不足。说着,老郭指着西边一字排开的三辆西瓜车说:你看中间这家,买的人就少,北边和南边的两家,客户就多,他们称准,中间这家,以前经常短斤少两,批评教育了几次,虽然现在改了,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所以买的人就少。
走过了西瓜车,老郭又指着东边卖茄子的年轻人说:这娃实诚,买卖公平,从不欺人,你看他的菜卖的就快,再看西边这家卖芹菜和西红柿的妇女,丈夫身体不好,干不成活,俩孩子正在上学,家里条件不好,几年来,起早贪黑地劳作,从来没见群众反映过她短斤少两,诚信做事,诚信做人,给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我惊异老郭对市场如此熟悉,那个摊贩叫什么,甚至家里是什么情况,都如数家珍,能娓娓道来。走着走着,我的脚下出现了“呲啦”的声音,原来,左脚踢上了一个破旧的塑料袋。
老郭立即弯腰拾起塑料袋,装到顺手拿着的塑料袋中。我看了老郭一眼,老郭解释道:塑料袋,塑料制品,决不能乱扔,若风一刮,到处乱飞,会严重污染环境的。
4
快到南头了,一个卖鲜花的老头推着三轮车停在路中间,老郭赶紧走上前去,扶着车头,对老头说:叔,赶紧往南头推,南头有地方,停在这里会挡大家的路的。老人嘴里说着,马上走,马上走,就是不挪步。
老郭无奈,只好亲自动手,帮老人把车活到路边,并笑着说:叔,尊老爱幼,你也应该爱护我这个晚辈啊!老人不好意思地推着车子向前走去。
老郭见周围一切正常后,又带着我往回走。走到市场中段,碰到路东一家卖肉的摊点,老郭高声叫着摊主的名字,问生意怎么样?姓张的中年汉子笑着说,不错不错。然后,老郭对我说:这人原来是在文昌门里摆摊位的,由于信誉好,很受客户欢迎,我们特意请他到咱们市场来,给大家提供放心的猪肉。
回到北头复称台前,有个买黄瓜的市民,正在复称,老郭帮着算账后说,两斤少二两,这是九两称。立即叫来小郭小田,让领着老人去找摊贩。老人说,差不了多少就算了。老郭大声说不行,必须查清,严肃处理。
这时,旁边过来一个提着菜的中年人,对老郭说,批评教育就行了,不要没收他的称,更不要罚款。老郭看着我笑着说:价是价,量是量,绝不能放过这些欺哄群众的家伙。
5
这时又过来几个市民和老郭打招呼,我抓紧时间,赶快问老郭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早市上还有小偷么?“有。”老郭干脆的回答。我的脸上一阵紧张,老郭解释说:以前有过,现在很少见了。
以前这里的小偷很多,街道办和协警联合行动,集中对市场进行过几次整治,曾经逮住过四个小偷,两个扭送了派出所,两个交给了协警处理,同时,对那些倒假钱的,用假钱、用游戏坑害欺骗群众的,进行了严厉打击。通过整治,从去年上半年到现在,这类丑恶现象基本上没有了。
我又问道:“这么大的市场,有几个管理人员?”“刚你看到的小郭小田和我三个人。不过,八点半散市后,有几个保洁人员和我们一起要打扫卫生,有时忙不过来,还得请其它的保洁人员来帮忙,九点半必须恢复正常路面。”
他们三个人,每天早上从六点半开始,就不断地在市场上转悠,从市场的北头走到南头,又从南头走到北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九点半以后,还要捡拾烟头和垃圾,我动情地说:你们给市民创造了一个放心平安的市场,确实辛苦了。老郭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每天市场上的人流量都在五六千人以上,星期天一般都过万了,偌大的市场,如果没有郭师傅这样责任心很强的城管人员默默无闻的劳作、就不会给市民创造出这样良好的市场秩序。
临走,我们互相留了手机号码,回到家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