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陕菜网
头号陕菜新媒体!
全球陕菜企业联盟发起者!
陕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者!
记得那是很久以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辣椒,每天放学回家后,钻进厨房,先咥一个辣子夹馍。那是童年记忆当中最难忘的味道。小时候家里大人制作辣椒面,先是大锅里倒入少量的菜籽油,再把晒干去把的辣椒倒入锅里。我坐在灶坑点燃麦草(小麦秸秆),然后拉动风箱,小火慢烧,大人在锅里不断翻炒,直至辣椒完全焙干。最早是用石臼捣碎,制成辣椒面。后来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有了石碾子,人们有的碾高粱,有的碾玉米,也就开始用来碾制辣椒面。听老人们讲,那时候的石碾是人工开采出来的两米见方花岗岩,这种石材质地坚硬,耐腐蚀,不容易开裂掉渣和风化,经久耐用。然后石匠们一凿子一凿子凿出圆形的碾盘和圆柱形的石磙,碾盘中间凿出方孔,用木头固定住石磙与方孔圆心活动连接。当时被石匠这种信念、执着和刻苦的精神所折服。石碾最早以人力推动石磙呈圆周运动,依靠石磙重力与碾盘碾压摩擦对粮食进行破碎加工。后来用牲口拉,再后来有了电力驱动,石碾在碾制辣椒时,它的转速慢,产生热能低,只破坏纤维组织,使辣椒面口感更好,并保留了辣椒原有的香味和营养成分。石碾记载了农村生活那一段艰苦的岁月,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经千百年的沉淀,其设计和工艺堪称经典。从历史角度来说,石碾是古老农耕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一段历史的印证。“陕西八大怪,油泼辣子一道菜”。这句话的由来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由于陕西关中地区缺乏四季时蔬,也没有合适水域养殖鱼虾,人们就把“油泼辣子”进行了发扬光大,把辣椒面倒入碗中,烧热的菜籽油分几次泼在辣椒面上,一边泼油,一边用筷子搅拌,就这样油泼辣子做好了,拿个热馒头从中间掰成两半,夹上一小勺油泼辣子,撒些盐,双手握住送到嘴边,咬上一口,满嘴流油,那不是一个香字可以概括的,这就是一顿饭,也是艰难岁月的印证之一。时至今日,辣椒已成为陕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童年里的乡愁!陕西美食的灵魂就在于那一勺香气扑鼻、红亮诱人的油泼辣子。如今吃饭已经不是问题了,而油泼辣子仍然留存于寻常百姓和陕西餐饮的餐桌上,食物的传承,其实也代表了历史和经典的传承!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我的父辈开始从事辣椒加工行业。那时候父亲骑着“28”加重自行车,到农户家里收来分拣好的辣椒原料,再送到私人碾坊加工,然后又骑自行车驮着辣椒面四处销售,每到周末我也会跟着父亲去碾坊帮忙加工辣椒,从小对辣椒的种植采收及生产加工耳濡目染,年,父亲东奔西走到了东北辽宁沈阳销售辣椒面,年我辍学后也跟随父亲去了辽宁沈阳,谁曾想这一去就是十一年。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沈阳的冬天,零下二十多度,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了我的经商生涯,开始辣椒面是从老家加工好用火车运到沈阳,在当地租的民房储存,然后用自行车驮着送货。冬天路面结冰,举步维艰,只能推着走。后来销量上升用三轮车送货,再到用汽车送货。再后来根据市场扩张,从老家置办了烤炉石碾等生产设备,把石碾工艺带到了东北,开始了标准化批量生产。早在年就起草了辣椒面企业标准,并办理了QS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走向正轨发展。因为父亲姓杜,体型肥胖,人送外号“杜胖子”。年,父亲注册了“杜胖子”商标沿用至今。与众不同的石碾工艺加工出来辣椒面畅销东北三省,从那个时候,家里生活水平慢慢有所改善,发展势头良好。年,父亲身体欠佳,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于是决定工厂搬回陕西老家。搬厂的时候,父亲还是舍不得那沉重的石碾,七八个壮汉从狭小的空间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挪了出来,用起重机装上车,不计运费和其他加工设备一起,途经多公里运回老家,就在那时候,我明白了石碾对于父亲来说,不单单是加工设备,因为石碾改善了我们家庭生活,提高了经济收入,他是通过石碾起家的,某种意义上讲,石碾成了他的情感寄托。年,由我正式接过父亲的旗帜,在陕西兴平投资建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兴建厂房,购置现代化加工设备,购进原辅料等,让我一度陷入了金融危机。后经多方协调周转,终于渡过难关。我个人主张规范化生产,将辣椒原料进行了更细致的预处理,比如去石去杂,干洗除尘等,也保留了传统石碾工艺,让品质更上一个台阶。好不容易建好工厂,我又开着车,自己一个人在全国找客户,每趟都要跑上万公里,饿了就吃碗泡面,累了就睡在服务区的屋檐下。那时候每个城市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举目无亲。被拒绝过,也遭遇过白眼,但是创业的激情从未让我停止脚步,反而让我学会了在寂寞里成长,学会了一个人更要坚强。我始终保持着这样一颗恒心,用了三年时间,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将家乡的石碾辣椒带向全国各地,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开启了杜胖子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坚实步伐。未来,我会继续将父亲这种顽强执着的匠心精神传承下去,让石碾工艺成为不朽的历史!我是杜胖子,我只做辣子。End
编辑
猫饼本月主编
安娜
图片
陕菜网
如需转载,请联系陕菜网后台
法律顾问刘陆训团队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联合运营: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菜研究院、中国陕菜网、陕菜文化研究会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指导单位: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北京陕菜协会、深圳陕菜协会(筹)、上海陕菜协会(筹)、三秦文化研究会、西安旅游协会
协办单位:陕味食族?油泼面、北京秦汉风韵、北京秦门陕西菜、索哥食品、深圳老碗会、深圳大秦小宴陕西菜、红餐网
媒体支持: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微博大V自媒体、陕西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