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重磅好消息!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
最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保护单位名单,
咱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成功上榜!
恭喜了!!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最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陕西共有62家单位上榜。涉及我省众多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安塞腰鼓、华阴老腔、凤翔木版年画、黄帝陵祭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蓝田缤纷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中,有一项闻名全国的重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就是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蓝田普化水会音乐。该音乐始于隋,盛于唐,带有浓厚的唐代风格,流传至今已逾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的全家岭村和楸树庙村一带。水会音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入民间并与民间音乐融合后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主要用于民间庙会、大型祭祀活动、水陆道场等,后来每年过年时也在村中神庙前吹奏。其演奏的传统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大类。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分为行乐和坐乐两类,因演奏所涉事由严肃、庄重,故从不用于喜庆婚俗场合。水会音乐质朴、清越、雅致、细腻,与激越、粗放的秦腔形成鲜明对照。常见曲目有《清江颂》、《小曲子》、《三联子》、《八板》、《宫调》、《老钉缸》等。据史料记载,蓝田是古长安南通荆楚巴蜀的门户。可容纳千名僧侣的蓝田悟真寺水陆殿在唐代已是官方和民间举办大型佛事的重要地点。在水陆道场等大型佛事活动中,吹鼓乐助兴营造气氛,蓝田普化水会音乐这一形式由僧人和民间乐手传承至今。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因为其在乐队乐器构成、曲目、记谱法等方面显示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记谱方法、演奏技法都很独特,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它还将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三者相结合,被业内誉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一块重要的“活化石”。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彰显着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悠久、优美、博大、精微,填补了我国音乐史上的一块空白,为我国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一枚稀有的瑰宝。下面跟着小编通过视频来一起欣赏一下普化水会音乐表演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希望这些非遗文化
也能代代相传
END
来源:三秦都市报、蓝田宣传
广告蓝田在线网由陕西白鹿原律师事务所赵门利、惠红林、杨欣、赵民虎、田丽、王亮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