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核武器研发事业上,他们更像是默默无闻的小草,在辽阔草原上顽强地生长。
文
王嫱
这几天,90岁老人“因为爱情”而学习网购的新闻刷屏。随后大家才发现,这不仅是撒狗狼的,还很硬核——为老伴“剁手”买买买的可是一位“两弹一星”科学家!耄耋之年学网购主人公叶钧道今年9月即将过90周岁生日,和89岁的老伴弋青梅结婚即将73年。虽然耄耋之年,叶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退休后一直用电脑看新闻查资料。年儿子给叶老换了智能手机,他也就尝试着用手机聊天、买东西付款,都很方便。叶老说,不想每次买东西都麻烦孩子们,自己反复挑选,下了他网购的第一单,是一盏多元的新型多功能遥控灯。由于异地安装不当,遥控灯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商家表示“不满意包退换”。但反复拆装退换会造成双方成本增加,并不是他想要的最优解法。第一次网购遇到问题,老科学家找到电商客服。客服打电话与商家、安装施工方协调沟通,商家立刻发了新配件,并联系专业人员免费安装调试。灯终于亮起来了。叶老满意之余又感叹道,年轻时候因为工作,跟老伴38年两地分隔,老伴一个人把四个孩子拉扯大,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有条件了,他要尽所能,让老伴过上好日子。而在网上学买东西,就是他向老伴表达爱意和谢意的一种方式。“两弹一星”事业亲历者事实上,为了老伴认真学习网购的叶钧道,是一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老科学家。“代号”的基地,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诞生的地方,建在青海省一片海拔三千多米的戈壁滩上,年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叶钧道所做的工作一切都高度保密,连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哪儿,做什么。叶钧道说,他不是元勋,只是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插雷管的人之一。年,叶钧道生于陕西。他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年调入二机部北京九所。年转入青海厂实验部,任第九作业队队副队长。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进行试爆,叶钧道所在小组负责最后插雷管的工作。因为雷管是否能按规定要求插到正确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原子弹能否引爆成功。10月16日凌晨,3名操作手——队长陈常宜、副队长张寿齐和叶钧道登上高达米的铁塔,等待插管指令。三个人花了三个半小时才插好几十根雷管。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升上铁塔后,第九作业队队人员正在试插雷管之所以花那么长时间按,因为首次核爆插接雷管的工作全部都是手工操作。判断雷管是否插好,靠的是操作者的感觉和听觉,雷管插好时会听到“咔”的一声,如果有一个人说没听清,就会重新插。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动作过快引发静电,他们身上穿的全是棉制品,每操作一下就要马上接地。叶老57年后还清楚地记得,每响一次就意味着一根雷管插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一声一声雷管接入的响动,标记着时间的流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样高危的动作他亲手操作过多次。插雷管的危险性非常高,被大伙称为“闯鬼门关”。一丝静电,就可能引爆几乎成型的原子弹。雷管若在手中爆炸,威力可炸飞操作者的手指。原子弹正式安装的时候,雷管一旦爆炸,则会引爆几乎成型的原子弹,其威力能将整个研究基地夷为平地。对此,叶老表示:“对我来说,是有压力,但心里面是有数的,有把握的,因为我做了大量的实验。”聚少离多,相亲相爱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相遇”故事中的一幕,张译饰演为我国原子弹事业牺牲了健康和爱情的“高远”。在中国核武器研发事业上,“高远”这样的人不少,他们更像是默默无闻的小草,在辽阔草原上顽强地生长。
值得庆幸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叶钧道,虽然牺牲了一点健康,但是收获了爱情,和妻子相濡以沫73年。妻子是农村妇女,两人十几岁就订了亲。结婚前几年,叶钧道在外念书;而后的特殊工作,也让他和妻子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聚少离多。叶钧道曾表示:“正是我娶了这样一个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勇于付出的贤惠妻子,才有了一个放心的后勤保障,我才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如今含饴弄孙的叶老,空闲时喜欢听听秦腔,还会亲自下厨做羊肉泡馍,给老伴手机下单,享受幸福晚年生活。参考资料:三秦都市报、中国核工业、科技日报·军事蓬佩奥声称要拆除美台官方接触限制,别忘了美核高官的立马辞职!·猝死是不是真的找上了年轻人?·出版界老顽童沈昌文从此“无禁区”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