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三秦都市报_都市报理念 > 都市报广告 > 朱立挺专栏此去长安夜万户陕菜香

朱立挺专栏此去长安夜万户陕菜香

发布时间:2021-5-12 11:00:46   点击数:

那一年,中秋,诗仙李白在城南饮酒,一心想建功立业的他,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想必助他诗兴的一定是长安的桂花稠酒,佐的是唐食陕菜。

所以杜甫写了一首诗,对李白喝陕酒,吃陕菜表示羡慕:“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另一位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天在终南山巅,遥看长安城,也写了一首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那时的长安,已经是百万之家,不仅人口世界第一,经济世界第一,酒也同样是世界第一。更不用说饮食文化的先进,菜的品种和制作技艺,在当时说第二没人称第一的。

一千多年过去了,诗人已去,但文化流传,陕菜却留下了。还是在长安,还是在曲江,有一处长安酒家,有着唐风秦韵。

初秋时节,与庄永全、田建国两位老师去西安市广播电台录制陕菜的节目,讲的是陕菜的源起,技艺和故事。聊了一个多小时,出了录播室,已饥肠辘辘,王辉和主持人家祥很神秘地告诉我们,要带着我们去一家非常特别的陕菜馆。

穿过幽静的巷子,一片开阔的水景,北边就是大唐芙蓉园,东边是曲江书城,好一个文雅之地。水景边上有一个不太起眼的门面,上面写有四个很艺术的字:此去长安。好有深意,进此门,入长安。

▲西安幽簧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强先生

在王辉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年轻的掌门人张强,真个是一心做陕菜,传播长安味。他的人和菜虽然是初次相识,但印象很好。

中秋前,云淡风清,与几位大师又相约此去长安,认真品鉴这里的陕菜,从凉菜开始,一道一道地点评,也是一杯一杯地喝着陕酒,气氛越来越好,谈兴越来越浓。

这次摆上桌的菜品,明显要好很多。因为有大师指点,张强告诉我们,为了提高菜品质量,专门邀请烹饪大师杜西锋先生为此去长安的菜品顾问,悉心指导下,味道更好了,摆盘更美了,做工更精致了,长安味越来越浓了,离正宗陕菜更近了。

陕菜从古至今,一直不断在融合,创新中传承,技艺也在随着食材的变化而丰富,唯一不变的是厨师的匠心和情怀。

经过十多年的大力弘扬,陕菜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生于斯长于斯的陕西人,自信在增强,吃陕菜,做陕菜,味道越来越好,水平越来越高,对陕菜的质量和味道也越来越挑剔。陕菜餐厅成倍在增长,如何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第一,坚守陕菜烹饪技艺,不能走样。可以创意,但不能无根据地创新。第二,加强学习,与外帮菜相互交流,借鉴。第三,抓住年轻人的味蕾和爱好,培养下一代对陕菜的热爱。第四,加强陕西饮食文化塑造,整体展示陕西文化。

夜幕降临,门外华灯溢彩,喷泉有节奏地上下飘舞,游人如织。店内高朋满座,陕菜飘香。

李白要是穿越到现在,此时此地,一定会兴奋地写下“此去长安夜,万户陕菜香!”

朱立挺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俗研究学者、陕菜网董事,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陕菜协会副会长、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俗协会会员、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文化顾问、陕菜网专栏作家。

编辑:赵雨凡

图片:田建国、网络

寻旺店咥陕菜,下载陕西美食地图APP,一招搞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byubao.com/dsbgg/1212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