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能做什么?沙尘天又能做什么?
有的人直接下班回家,关紧门窗。
有些人去吃个秦味火锅,欢声笑语。
幸福的就属陕南人,山青水秀。
我呢,就穿越了大半个西安城,去赴一场与水盆的约会。
我与澄城县有着很深的渊源,因为澄城县不仅有我的大学同学,而且这里的文化深厚,美食众多。
水盆羊肉更是驰名,而且我曾经帮助澄城水盆申报过国家地理标志。
澄城县的商务局领导非常热心于美食的推广,以至于澄城水盆在西安有几百上千家店。
而这次,为什么要长途跋涉,从家门口上公交车,整整坐了39站,耗时近两个小时去品尝这碗古徵雷记澄城水盆羊肉呢?
因为有大师推荐!陕菜大师庄永全、师永虹以及陕菜网专栏作家田建国先生都先后向我介绍。当然,以我对澄城水盆的了解,每家都有特色,但这些老师这样上心,必然不错。
“
记得上一次穿越西安去品尝的是位于长安花园村的安园鱼塘,老安的烤鱼是西安一绝。虽然现在已经不营业了,但那个味道,那个感觉仍然在记忆中。
”
随着一站一站的走着,天渐渐黑了,团结南路,西路,东路,土门。土门还是那个样子,十年来没怎么变,那条夜市还在。车到建章路的时候,天完全黑了,一街的夜市气势宏大。
在西安的南郊,这样的街边夜市已经很少了。
澄城水盆在西安的不少,以雷记命名的也不少,但“古徵雷记澄城水盆羊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个店名气大,但却真是开在一条小巷子里,不熟悉路的,一时半会还找不到。还好,为人随和的师永虹老师专门出来迎接我。
门面不大,店内也不大,但人气却旺。
一进门,满屋肉香。
庄永全、马建军、李水亮、刘峻岭、田建国、李源等几位老师已在吃肉喝汤,大快朵颐了。
几位老师都是亲近之人,也是豪爽之人,年轻时酒量非凡,师老师喝酒很少用小杯。虽然有几位已是花甲之年,但还是喜欢喝两杯。更难得的是雷强有定制的好酒,大家兴致很高。
水盆店的老板雷强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做出来的凉菜实在好吃,肉实在好吃,汤实在好喝。完完全全没有南方人担心的“腥”“膻”,就剩下一个字,“香”。
肉是干干净净的,汤是清清亮亮的,一点都不油腻。实实在在体现了澄城水盆的制作技艺和饮食文化。
澄城水盆羊肉的制作流程包括“宰、剔、冒、煮、捞、整、剁、盛”等八大基本环节。其中,“煮”是制作水盆羊肉最关键的环节,调料分次放置,火候分段控制,出锅先后有序,配汤顺应养生。最后一步是“盛汤”,看似简单,也有讲究。
先舀一勺热气腾腾的汤,将盛满羊肉的大碗冒热;倒掉之后,再盛以汤,放入香菜和特制调料,淋上少许的明油,一碗地道的水盆羊肉就做好了!
八仙桌,条凳,叙旧,品菜,喝酒,吃肉,喝汤。
邻桌的客人来了,吃完走了。又来一拨,又走了。
进来和出去时都要往我们这桌子多看两眼,都在想,这几位这么精神,是不是因为吃了水盆的缘故?
水盆羊肉
可惜外面没有下雪,少了一点气氛。试想一下,一个雪花漫天的冬夜,高大幽黑的汉代建章宫墙之外,一间小饭馆,腾腾地冒着香气,行走在雪地中的路人进来,打个寒颤,来两角酒,抓两个饼,喝一碗汤,吃几片肉,既驱寒,又顶饱。吃饱喝足,离开时定会回头看一眼,记住这个饭馆。
在这个沙尘的冬天,我们有同样的幸福感,走的时候,再回头看了一眼。
朱立挺
年11月27日
朱立挺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俗研究学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陕菜协会副会长、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俗协会会员、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文化顾问、陕菜网专栏作家。
编辑:关亮
图片:田建国、陕菜网、网络
寻旺店咥陕菜,下载陕西美食地图APP,一招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