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热情好客
西安的风土人情
西安姑娘的豪爽
停停停
你脑子里不应该是
羊肉泡馍吗?
恰逢春光好时节,风轻日暖景色新,今日(4月28日)探秘咥泡馍,人人脸上喜开颜。陕西美食探秘之旅特别行动“寻找你身边的陕菜”遇见“西泰厚”,一场关于西安羊肉泡馍的头脑风暴,即将开始……
首创先例西安羊肉泡馍传承与创新研讨会隆重召开
上午九点,由中国陕菜博物馆(渭南老街)独家冠名,中国陕菜网、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主办,西泰厚泡馍馆承办,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三秦文化研究会、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大力支持,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华商网、腾讯网、西部网、微博大V等媒体支持的西安羊肉泡馍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在西泰厚泡馍馆圆满举行。
在本次研讨会中,清真饮食专家、陕西省商务厅相关领导、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相关领导、陕菜大师专家、陕菜文化学者及媒体代表等各界人士40余人,从“羊肉泡馍的世界文化意义”、“给古法泡馍装上科技芯”、“继承古法与品牌创新”、“打造色香味美的羊肉泡馍宴”、“羊肉泡馍的种类特征”等方面共同就西安羊肉泡馍的传承与创新这一命题进行了意义深远的研究与讨论。
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饮食文化专家委员会轮值主席、陕菜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陕菜网CEO、西安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总经理刘晓钟先生主持本次会议。他介绍了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与嘉宾,简单回顾了陕西美食探秘之旅活动取得的成绩,并宣布陕西美食探秘之旅特别行动“寻找你身边的陕菜”走进西泰厚泡馍馆活动正式开始。
随后,陕西省商务厅商贸服务业处处长毕平阳先生作了精彩讲话。他代表商务厅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指出本次研讨会对陕菜发展尤其是清真美食意义非凡,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大唐博相府酒店与中国陕菜网对宣传推广陕菜所取得的成绩。他还以“西泰厚”为例,强调陕菜企业要注重把握其文化与饮食特色,有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应积极进行品牌建设与创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将“消费升级”与羊肉泡馍创新相结合。最后,他介绍了即将于5月6日开幕的丝绸之路陕菜国际美食节及同时发布的陕西美食地图APP,届时将通过“三展一会”(大唐西市丝路风情美食展、回坊特色民族美食展、永兴坊非遗文化美食展及陕菜研讨与品鉴会)及互联网让更多人认识陕菜,了解陕菜,宣传陕菜,扩大陕菜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聆听到来自陕菜专家,清真美食大师等各界人士对于西安羊肉泡馍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建议,助力陕菜品牌及特色民族饮食的宣传推广工作。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西北大学陕商研究中心主任李刚先生就“羊肉泡馍的世界文化意义”分享了独特见解。他回顾了羊肉泡馍的悠久历史,并指出“羊肉泡馍本身体现了创新精神”,“西泰厚”是对传统羊肉泡馍的创新既体现在对品质的追求,还表现在对经营思想的创新上,“既满足一般民众的大众食品的需求,又满足高端人士对优质饭菜的需求”,使“西泰厚”羊肉泡馍在色、香、味、形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别出心裁,“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特点,成为西安羊肉泡馍的一个标杆。
中国烹饪协会清真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饭店协会清真餐饮委员会副总干事、中国资深烹饪大师白剑波先生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羊肉泡馍领域内的文化乱象,食材乱象与烹饪制作乱象,并针对这三个乱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羊肉泡馍真正有文字记载实际上只有多年”,“很多企业实际上不愿意用好食材”,“优质还是特优质不在价格,而在食材新鲜泡馍好吃”,“掰馍的标准就是‘中等花生米’那么大”……最后他表示,要想让羊肉泡馍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就要从各个方面去做好一碗羊肉泡馍,这才是羊肉泡馍传承与创新的根本之径。
陕菜资深烹饪大师、西安名厨委员会副主任、陕菜网特邀顾问刘峻岭先生认为,陕西的羊肉泡馍能够传承、延续、鼎新、丰富数百年,“一定是文化的力量”,故而要继续挖掘羊肉泡馍的文化走好陕西泡馍的阳光大道,“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今后也会是这样”,“历史不能杜撰,但文化可以深挖”,要“用文化讲好陕西泡馍的故事”,“用文化自信让羊肉泡馍走向世界”,“让成为世人生活中抹不掉的记忆,是我们陕菜人的神圣使命”。
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著名饮食文化学者、原同盛祥办公室主任宿育海先生以吃羊肉泡馍,写羊肉泡馍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关于羊肉泡馍的基本观点,并对羊肉泡馍的传承与创新谈了六点见解。其一,唱响羊肉泡馍文化,现在正当其时,应抓住机遇;其二,应支持设立牛羊肉泡馍文化研究院;其三,羊肉泡馍制作应规范,标准化;其四,应成立西安牛羊肉泡馍文化博物馆;其五,要继续挖掘整理回坊清真菜清真小吃;其六,要加大对羊肉泡馍文化的宣传,但要专业,不要把东府水盆,陕北羊肉汤与羊肉泡馍混为一谈。
陕西美食家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西安饮食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齐和先生从美食的内涵,美食的外延,美食品鉴的原则等方面出发,指出羊肉泡馍对西安本地人是“恋旧性美食”,对外地游客则是“求新性美食”,不少人慕名而来品尝羊肉泡馍,为的是尝鲜听故事,所以一定要讲好羊肉泡馍的美食故事。他还对风味与特色之间的关系做出阐述,“今天的风俗一定是当年的特色,今天的特色就是未来的风味”,并盛赞“西泰厚”的羊肉泡馍已经超越了“本味”,“原味”与“美味”,达到了“风味”级别,“张总说他的餐馆进来绝对闻不到羊的膻味,如果吃出膻味,给我倒贴钱,我从不吃羊肉泡馍的太太都被打动,陪我来吃泡馍了。”
陕西节庆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阎建滨先生根据西安旅游近年来的相关数据,提出陕西饮食文化不仅要叫好,也要叫座。他指出,当前西安发展步入快车道,餐饮业也迎来了空前的际遇,一定要跟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提高羊肉泡馍的品质,“西泰厚”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标杆。同时,他还表示,西安的美食旅游有巨大的升值空间,羊肉泡馍继承古法是为了更加味美醇厚,但也要寻找大胆突破,需有颜值,有礼节,有故事,有讲究,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羊肉泡馍。
大秦岭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刘铜瑞先生从招待国民党连主席的一碗BiangBiang面讲起,建议以“biangbiang陕西”为宣传口号向全球推广陕西旅游。同时,他还对西泰厚羊肉泡馍提出了三个建议,其一是成立西泰厚文化交流中心,做大西泰厚品牌;其二是聘请文化学者为西泰厚品牌顾问,将西安羊肉泡馍传承与创新会一直办下去;其三,是打造“美食+”跨行业多维度交流平台。最后,他殷切希望各陕菜企业家们一起携手,共同致力于提高陕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陕西省农民画协会主席、英国陕西经贸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雷新宏先生就“如何让外地人爱西泰厚古法泡馍”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其一是要讲好陕西羊肉泡馍的故事,要让食客们听故事,品文化,吃得香,更吃得明白,吃得有趣;其二是要开展“吃泡馍体验”活动,在宣传与营销方面进行创新;其三是要走出国门去宣传,如今陕西人在海外的人越来越多,可以利用侨团和侨领的影响力来助力陕菜走出国门。
首批资深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国家一级评委,原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副院长庄永全先生就“打造色香味美的泡馍宴”这一命题,他建议要研发出一套色香味形俱佳的西泰厚泡馍宴,不仅好吃,要有文化底蕴,四果盘,六凉菜,六热菜,热菜要加入清真名菜,比如烤羊排等,“总而言之,要突出西安羊肉泡馍悠久的历史传承与美味”。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省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三秦文化研究会理事刘强先生作了《美好的一天从一碗羊肉泡开始》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历史发展到今天,牛羊肉泡馍已成为市井百姓难以割舍的美食。”,并饱含深情地说“一碗看似简单的牛羊肉泡馍,却是中国悠久饮食文化的缩影”,“美好的一天让我们从一碗香喷喷的泡馍开始吧!”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中国民俗研究学者、陕菜文化学者朱立挺先生智慧分享《陕西羊肉泡馍的种类与特性》。他从羊肉泡馍的种类与技法两种方法,系统阐述了陕西各地的丰富多样的羊肉泡馍,并指出“羊肉泡馍一定要坚持传统烹饪技法,保持特性”,但创新点“在于标准化,在于提升服务质量,在于使用好的食材,在于厨师的素质提升。”
西泰厚泡馍馆创始人张宸煦先生以《给古法羊肉泡馍装上科技芯》为题,回顾了羊肉泡馍的悠久历史与屡获殊荣,进而指出西安羊肉泡馍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广泛的社会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接着他介绍了西泰厚泡馍馆的历史传承与古法泡馍烹饪及食材要求,得出“羊肉泡馍制作工艺精致复杂,需要上百道工序,还有很多环节和工艺需要不断改进、发展、完善”,所以要给古老的传统美食装上一颗“芯”,让它与时代同行,与科技同行,用科技的芯留住、锁住传统的味道,用味道让世界人民记住陕西,还能够吃到经典传统美食——西安牛羊肉泡馍。
陕菜文化学者,陕西省委原秘书长、三秦文化研究会创始人、原会长、名誉会长何金铭先生为本次研讨会作了精彩的总结,他回忆了曾吃过的“古法泡馍”,指出“古法”就是继承优良传统,在新的条件下,将羊肉泡馍改进提高,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希望西泰厚泡馍馆能将古法泡馍做得更上一层楼,“比我过去吃过的泡馍还要好!”
自此,西安羊肉泡馍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完美落幕。
古法泡馍陕菜品鉴咥够咥美
凉菜
麻酱羊肉、炝拌莲菜、太后酱牛肉、
木耳桃仁、酸辣牛蹄筋、蒜香西兰花、
麦芹牛肚、捞汁葫芦丝、五香熏鱼、麻酱凉皮
热菜
西泰厚羊排、西泰厚锅烧肉
4月28日陕菜探秘菜单
十道凉菜,两道清真名菜,管饱管够的古法泡馍
西泰厚锅烧肉一摆上桌,立刻成为全场明星
拍照,下筷,入口,点赞,一气呵成
西泰厚泡馍馆的丰盛招待大家吃的不亦乐乎
咥泡馍,聊泡馍,难忘今日,难忘泡馍,4月28日是一场泡馍的盛宴,更是一场陕菜的盛宴!踏上归程之前,与会嘉宾合影留念,以纪念这一美好时刻。
今日,首创先例且意义深远的西安羊肉泡馍研讨会成功召开,
在探讨中寻找打造西安羊肉泡馍优质品牌的真知灼见,
古法泡馍及精品陕菜品鉴会回味留香,
助力西安羊肉泡馍更加辉煌发展,
令世界人民爱上陕西味,爱上泡馍味
陕西美食探秘之旅特别行动“寻找你身边的陕菜”,
走进西泰厚泡馍馆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今日研讨会花絮
难说再见,总要再见,陕西探秘始终在路上,下一站活动有你更精彩!
编辑:王渤文
图片:田建国老师提供
陕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