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西安清真美味荟萃的小吃味苑中,有一款独具情趣而又小巧香甜的儿童食品—镜糕。走在回坊,你时常能看到拉三轮车经营镜糕者,一声“镜—糕—”的吆喝声,会引来很多爱吃镜糕的小朋友。
和“甑糕”发音相似,又都是以江米为原料,外地人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你只要见了这两种小吃,无论是制作、经营,或是成品,都说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小吃。
镜糕是用一种很小的蒸笼蒸制,其笼小得直径只有五六厘米,就像是儿童玩具,非常惹人喜爱,经常有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围着镜糕的蒸笼照相。
镜糕是以糯米粉为主料蒸成的圆形米粉糕,出售时扎一个小竹签为把儿,形似古铜镜,故名“镜糕”。据说这小小的镜糕秦朝已有,始为宫廷食品,后流传于民间。可见镜糕的“祖籍”就在西安。到了清代初期,西安已有挑担经营镜糕者。当时陕西诗人王弘庆还有一首《咏镜儿糕》诗:“柳荫槐下清昼尝长,镜糕担子亦生香。童稚儿女共笑语,且牵阿母欲一尝。”从诗中不难看出,小朋友喜爱镜糕也有久远的历史了。
镜糕虽小,可其原料却很丰富。制作镜糕有一套专用微型炊具,过去人们挑担经营时,一头是炉子,一头是担柜,柜子上的层层小抽屉分别放着糯米粉、红白糖、青红丝、核桃仁、芝麻、玫瑰等原料。现在都是拉着三轮车经营,各种原料都放在车上的小容器里。镜糕的做法很简单,将各种原料一层层地放入笼屉中,轻轻按一下,加上盖置火上,顷刻间气催糕熟。打开末中两面粘一下,即可食用。镜糕形似铜镜,红白相间,甚为美观;吃起来余味悠长,绵软适口。
小小的镜糕有很强的生命力。我小时候吃镜糕的时候,记得都是留着白胡子的老人挑担经营。现在西安回坊有一些年轻人也加入到了经营镜糕的行列,他们不仅继承了做镜糕额的传统工艺,而且在经营方式上还有所发扬。他们很重视宣传和革新工作,有人还增加了辅助原料,推出了“八宝镜糕”,很受人们的欢迎。
西安的美食专家何金铭先生在一篇写镜糕的文章中说,若在现代宴席上,捧上一摞如此小巧玲珑的笼屉,为客人送上精美的镜糕,一定别有一番情趣。我很赞成何先生的这个主意,就看哪个有眼力的餐饮企业家来把这个“点子”化成现实。
编辑:关亮
图片:网络
寻旺店咥陕菜,下载陕西美食地图APP,一招搞定!